
今年(2025)二月,台中發生氣爆意外,事故中有兩名死者及五名傷者同屬本澳一家庭。事故發生後,「澳門人」這身份竟意外引發澳台網民在社交媒體論戰。在這場論戰中,不難看到有部分網民對澳門及澳門人認知⋯
位於大堂街9-11號及羅結地巷11號樓宇,傳說是意大利雕塑家夏剛志(Oseo Acconci)的作品。 記得去巴拿馬時,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巴拿馬大運河,而是舊區中那些為數不少的現代主義建築。世界⋯
軍事評論員黃東表示,若南灣湖C區初級法院旁建海拔50米樓宇,不單破壞主教山與海所形成的「山、海、城」景觀,同時亦摧毀燒灰爐炮台與大海之間的歷史連接。他指,由於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的相關法規至今仍未⋯
荷蘭園與聖約翰節 大炮台在澳門史上最為有名的一役,大約是1622年6月,荷蘭人入侵澳門的一次。那年頭,積極擴展海外貿易口岸的,除了葡萄牙,還有荷蘭。有指,早於17世紀初,荷蘭已積極打開印尼和日本⋯
在文化局舉辦的「大炮台的保護及修復技術」專題講座上,上海同濟大學歷史建築保護實驗中心主任戴仕炳為市民詳細介紹大炮台外牆所存在的問題、近10年對大炮台批盪層所進行的研究、修復及保護的原則與技術重點⋯
位於大三巴牌坊旁的大炮台經歷了四個世紀的風霜,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在這300多年間,大炮台經過多次的改建,才變成今日市民及遊人所看到的樣貌。它曾經是澳督的官邸,曾是葡國人在本澳興建的防禦系統中樞⋯
敲打鍵盤當下,這場兩個月前的研討會亦已成為歷史。歷史究竟有何作用?除了催迫此刻的我必須依約交篇觀察稿,我也被另一道來自過去的眺望目光捕捉。那是研討會前的「為劇團編一本歷史書」工作坊,「老房子」麵⋯
編按:導賞團可以點玩? 導賞團是Edutainment(教育加娛樂)的一種。既輕鬆有趣,參加者亦能吸收知道。近年香港就出現不少導賞團。主辦者有由非牟利團體,亦有以商業模式運作的社企;有的導賞員是⋯
「歷史有一樣很強烈,叫現場感。書本、文獻這些相對沉悶,因為你沒經歷過,很難投入,所以有時需要去現場。因為現場,就算過了多少年都好,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痕跡留下,包括建築物、街道名字、人。純粹看書,有⋯
澳門是世遺城市,古蹟處處。但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會長廖嘉豪表示,澳門的導賞配套未完善,又認為民間社團要恆常地舉辦導賞團,仍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政府資助。「民間無法承擔太多風險,於是向政府要求資源,但在政⋯
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 香港 定期舉辦的主題導賞包括「香港電影之旅」,亦有團帶領參加者品嘗九龍地道特色小食。須預約的特色導賞則包括鬼故團、老店團,乃至以「六七暴動」、「香⋯
事先聲明,個人認為讀歷史不一定要做跟歷史相關的行業。綜觀全球,歷史上讀歷史但不做歷史工作的人多的是。美國Hewlett-Packard公司的前CEO Carly Fiorina大學就主修中世紀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