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都要作何用?公聽會一開,民意天花亂墜,人人有道理,老中青代代有需求,好點子太多,只恨地方太少,一時間諮詢似乎陷入死胡同。 事實上,塔石周邊缺的是設施,並不是空間。 塔石一帶可說是全澳室內外公共⋯
兩週前,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舉辦了一場「愛都再造-民間規劃自主規劃工作坊」。說是民間規劃,其實更大的意義在於展演一次探討的形式,一次社區規劃的精神。一場公眾諮詢的成功並非僅限人數,而是參與者的身份⋯
好想好想,走上天台便能變身都市農夫,享受農耕的樂趣;在空中花園找個可以發呆、靜靜看書的悠閒角落。也有人想到,如果要騰出更多空間又兼顧露天泳池,那可否搬上天台? 泳池、球場、農場、劇場、茶座、花園⋯
由「我城」發起的愛都聯署行動 ( 詳情見下) 今日開跑,中午過後陸續有市民到「邊度有書」參與聯署,有市民希望政府不要為了一項政績工程而抹殺了一幢有故事和特色的舊建築。也有市民認為,建築是城市記憶⋯
愛都諮詢至9月20日結束,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近日表示「主流民意」支持拆愛都和新花園泳池,又打出「經濟牌」,指拆建後可增加3層地下停車場,接近1000個車位,搞旺該區經濟。不少關心的市民質疑諮詢⋯
愛都諮詢仍然在進行中,但社文司長譚俊榮昨日就聲稱,主流意見支持政府全面拆建,只有少數人反對,又強調政府立場明確,會「擇善」固執去做。澳門歷史文關注會理事長鄭國強表示,愛都拆留現時仍有重大爭議,如⋯
愛都再利用計劃經歷個多月諮詢,是拆是留,民意出現嚴重分歧,至今諮詢仍然陷入膠著狀態。愛都並不是澳門人眼中傳統的「美」,公眾認知的「好」。帶有「原罪」的過去,如今洗盡鉛華的外貌,甚至建築立面上馬賽⋯
【真相大白】勵駿創建行政總裁周錦輝接受澳廣視訪問,再撐漁頭放高至90米是合法合理,又爆出之所以由60米申請加高至90米,「是有工務局官員建議,這樣做只是『程序』不是『放寬』」。他稱,燈塔係為海上⋯
自有記憶以來,我幾乎每天都經過愛都。然而,我似乎從來沒有問過,她到底是誰。 當然了,儘管每天清晨站在同一位置上打掃的都是同一位阿姨,同號碼巴士上的司機個個熟口熟面,可是年復一年,你就是不會想到要⋯
1.新城A區以輕軌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而大家都知道氹仔段的輕軌遲遲未能完工,市民已對輕軌完工的時間表已完全失去信心,請問政府如何監督新城的輕軌落成時間表? 2. 新城綠化的問題。新城區有350公頃⋯
愛都會否成為將來的文物?立面是拆是留?民間各執一辭,意見兩極。近日不少民間團體都各自收集意見,希望帶出使用者的真正聲音,但有些方法似乎反智有餘,科學不足。 近日有團體在塔石廣場進行愛都再利用計劃⋯
保育愛都及新花園的訴求持續升溫,新澳門學社理事長蘇嘉豪批評政府整個諮詢程序不當。日前一直強調「態度開放」的社會文司長譚俊榮表示︰「保留建築物睇唔到有更好嘅福祉」。蘇嘉豪認為這是「司馬昭之心」,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