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下稱:報告)中的噪聲及水污染問題,針對前者,綠色未來副理事長陳俊明認為噪聲投訴增加或顯示居民壓力增大,至於水污染應從源頭解決,他則呼籲政府部門以身作則,選用環保⋯
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近年來澳門垃圾總的回收率似有所上升,或可能是垃圾量增加之故,而非真正回收率提高。他又批評政府在制定環保政策後知後覺,「唔踢都唔郁⋯⋯環保政策方面永遠都係落後一步,冇一⋯
環保局長譚偉文今日受訪時表示,本澳於2019年10月18日實施膠袋收費後,社會普遍支持配合,減少塑膠袋行動初步取得一定成效。當局近期經比對 2018年垃圾成份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垃圾成份中的塑膠購⋯
環境保護局在其《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 (2017-2026) 》中,勾劃出澳門未來十年如何處理固體廢物資源,緩解在管理固體廢物面臨的主要挑戰,著力尋求妥善減少及處理固體廢物的應對策略。文本又⋯
立法議員蘇嘉豪提書面質詢表示,本澳立法限塑進程落後,要求政府交代立法限制即棄塑膠的研究、諮詢、立法進度、以及推動源頭減塑各項計劃的成效。 蘇嘉豪指出,去年(2019年)本澳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
環境保護局於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9》,當中包含去年本澳的固體廢物、大氣環境、水環境、環境噪聲、大自然等情況。當中固體廢物棄置量的升幅,尤其值得關注。 據環境狀況報告⋯
市政署表示,早前重開綠化設施後,發現居民在離島步行徑周邊亂拋垃圾甚至口罩等違規情況增加,破壞山林自然環境,故此呼籲公眾愛護大自然,繼續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市政署將加強巡查,維護山林環境。另外,市⋯
如果今年你曾到訪美食節,那麽你大概會在回收桶旁見過他們──年紀輕輕,拿塊牌子,一站就是幾小時──他們在做甚麼?指引公眾正確分類回收啊!我們亦是其中的美食節「資源回收指導員」義工。不做則已,一做驚⋯
繼氹仔第一個「不是垃圾站」之後,很欣喜的看到,「不是垃圾站」陸續有來,目前已經舉辦了6場,四月也將會有兩場活動。現在氹仔和澳門新橋區已經有常設的回收點,氹仔花城公園在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日,而新橋⋯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正面吹襲本澳,再度引起風暴潮導致本澳廣泛地區水浸,其中在內港水浸高度更達到2米之高。汲取去年「天鴿」的經驗,特區政府在「山竹」襲澳前後均嚴陣以待,事前就已多次預告颱風的威力及⋯
表面上,澳門已躍上全球最富裕地區之一,當中經濟發展可謂光鮮亮麗,去年多達3,200萬人次旅客入境本澳,為此帶來高達2,657億元的博彩收入,且為政府帶來800多億元的博彩稅收,更成為國際博彩市場⋯
去年本澳的人均城市固體廢棄物量達到每日2.16公斤,繼續成為鄰近地區之冠。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指出,本澳的固體廢棄物面對著十分嚴峻的情況,例如塑膠垃圾,每年塑膠的回收量都不及一日的廢棄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