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
為誰而寫?──談《收信快樂》 2016年02月16日|文:杜子菡(「教師戲劇欣賞及評論寫作課」學員)|https://aamacau.com/?p=27239

  (相片由曉角話劇研進社提供) Dear Melissa and Andy,  如果信是只是一個實質的媒介,那麼人賦予它的情感便是一種無形的信仰。但當寫信變成一種習慣,再由習慣慢慢轉⋯

《完美的一天》劇照
在情緒共振之間 ──《完美的一天》 2016年01月26日|文:伊莎貝拉(投稿)|https://aamacau.com/?p=26422

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去觀看別人的創作?最直接而自然而然地顯現到腦中的答案,也無非是關於探索自身,大至靈魂在這空間裡接收到的頻率,它沒有好的壞的、完整或不完整,那是不需要任何遮掩,誠實又赤裸的感官覺知⋯

美麗2015/劇照由鄭冬提供
台灣小劇場的二人鬥──評娩娩工作室《Play Games》和柳春春劇社《美麗2015》 2015年12月22日|文:彭錦濤(2015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澳門藝評人)|https://aamacau.com/?p=25538

澳門藝穗節壓軸兩個製作都來自台灣,娩娩工作室的《Play Games》以言語暴力展露家暴,而柳春春劇社的《美麗2015》則用外在形態折射內在。兩個製作均為充滿張力的二人困獸鬥,展現出兩種風格截然⋯

《完美的一天》
共同尋找,我們的完美一天 2015年12月19日|文:卓早言|https://aamacau.com/?p=25457

排練場裡一片漆黑,三位舞者在暗黑裡旋轉。窗外萬家燈火,卻照不進這片暗淡,陌然如兩個世界。這裡,有一股不穩定的氣流,卻維持著微妙的平衡。那是一片你需要用耐心進入的宇宙。 「他們的眼睛滲透了一個世界⋯

《完美的一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身,共感,彼身 2015年12月16日|文:陳斑妮|https://aamacau.com/?p=25312

《完美的一天》的簡介寫道:「思覺系列」是導演莫倩婷啟發自自閉症的系列實驗劇場創作計劃,以劇場為載體,利用階段性創作探索主題的同時,亦以身體伙拍不同的元素碰撞出系列性的實驗作品。 訪談開始之前,⋯

賭城X寶島:簡單的複雜人 2015年12月3日|文:陳斑妮|https://aamacau.com/?p=24592

澳門足跡劇團與台灣窮劇場將於12月再開賭局,《大世界娛樂場II》會在澳門﹑台北兩地上演,發財兩邊,買定離手,但這次又賭什麼? 《大世界II》是什麼? 來自馬來西亞的編劇高俊耀率先當家做莊:「我跟⋯

嚴重缺乏文化設施的祐漢區
我們為未來作了什麼準備?──無法在年度施政中看出的端倪(下) 2015年12月3日|文:青豆|https://aamacau.com/?p=24587

文化沒有即食,也不是政績工程,事事都需從基礎做起,文化項目的確不需年年推陳出新,先聲奪人不重要,能持續發展才更重要,因為,文化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今年突然掩至的愛都事件,人們更加意識到,文物保育⋯

劇場工作者kk2
劇場工作就如一支探射燈──訪劇場工作者kk2 2015年10月21日|文:黑黑/採訪:王郊|https://aamacau.com/?p=23150

在進行「藝文自由工作者調查」時,發現劇場工作者是其中較大的一群,愈來愈多年青人投身於劇場工作,雖然缺乏全職劇團,但他們積極地以自己的方式創設職業環境,努力求存。這次訪談的kk2,就是其中一位。⋯

(拍攝︰鄭冬)
劇場是否在「只說甚麼話」?──記二〇一五澳門劇場研討會 2015年09月30日|文:何老篤|https://aamacau.com/?p=22418

看戲時,有人說台詞,看來這已經是使用了語言。但也未必,只聽就知道,那就不用眼睛看戲了。那麼其他聽不到的又是甚麼?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舉辦,9月19、20兩天的澳門劇場研討會,就是以探討劇場「語言⋯

Sunon
演員,舞者Sunon Wachirawarakarn,並記泰國傳統面具舞工作坊 2015年09月2日|文:蔣禎耘、何志峰|https://aamacau.com/?p=21563

  泰國是甚麼?四面佛、人妖SHOW、舒適的旅館、冬陰公、泰皇,一切資訊來源於同事朋友的旅遊經驗。正如別人眼中看澳門只有大三巴、噴水池、威尼斯賭場一樣。 浮光掠影,只能算是臉書打卡。我⋯

《森之家》,如何體現澳門最重要的微小事物 2015年06月25日|文:論盡編輯組|https://aamacau.com/?p=19104

蔣禎耘(HOPE)的劇場風格,向來都關注幽微的事物,以小見大。《森之家》的主題是自然。HOPE說,生活在澳門的時候,做品通常會和環境有關,「好像我的《玩風景》、《葉子片片》都是講環境和人的關係⋯

《其實我們IV》
觀看,一個特殊的劇場——寫在《其實我們IV》開演前 2015年06月23日|文:何老篤|https://aamacau.com/?p=18966

受訪者:津文(《其實我們IV》導演) 《其實我們》系列已經到了第四次的展演,表演者都是在戒毒中心接受戒毒的學員,入場之前,已經知道他們是真實的濫藥人士,並不是專業演員的演出。隨著戒毒中心的成員輪⋯

《侯貝多・如戈》(Roberto Zucco)排練中
個人面對『權力』的關係 ──專訪法國劇場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 2015年06月21日|文:黑黑(相片由夢劇社提供)|https://aamacau.com/?p=18894

改編自法國最為人談論的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es)同名作品的《侯貝多・如戈》(Roberto Zucco),是今年澳門藝術節中相當令人驚喜的本地節目。劇本根據真⋯

本地藝文自由工作者 生存與工作狀況——第一輪問卷調查結果摘要 2015年06月21日|文:藝文|https://aamacau.com/?p=18890

藝文自由工作者── 凡以澳門為大本營,個人專業工作領域與各項文化藝術相關,目前不屬於任何政府或私人企業的編制之內,主要以自由身或自組公司名義接洽工作,包括創作、演藝、製作、行政等工作範疇的藝文工⋯

舞台設計Cola
放下身段,那麼保障也要放下嗎?——訪舞台設計Cola 2015年06月21日|文:王郊|https://aamacau.com/?p=18877

Cola是本澳自由工作的劇場人,專職從事舞台設計,有時還會寫劇評。家裡是個小工場,有電鑽、鋸機與各式各樣的工具,她的辦公室要不在家,要不就是在舞台。工作內容就是做研究、畫圖、出去印圖、買材料或做⋯

來去自如的劇場人生——訪劇場監製遠遠 2015年06月21日|文:王郊|https://aamacau.com/?p=18865

一日有24小時,返工8小時,睡覺8小時,剩餘下來的時間,吃飯玩樂逛逛街看看戲。城裡典型的打工仔生活,日復日大概就是如此。對於在劇場界從事製作的自由工作者遠遠來說,生活天天都是工作天,卻又天天都是⋯

《1699.桃花扇》劇照(相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提供)
風月作史,鏡花為注──評《1699.桃花扇》 2015年06月9日|文:紀慧玲(「第廿六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18332

《桃花扇》是清初傳奇劇作家孔尚任大作,清初傳奇劇本賡續前朝,名篇傳世盛演不墜,其中「南洪北孔」:洪昇《長生殿》與孔尚任《桃花扇》一向並提,蔚為雙雄,也曾紅遍氍毹。兩戲皆開展史詩宏闊格局,惟搬演至⋯

(photo by Joein Leong)
劇場,永遠的救贖之地 ──專訪台灣劇場導演王墨林 2015年02月18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15130

「叛逆」可能是很多人對台灣導演王墨林用得比較多的形容詞──「一生都被視為叛逆分子的他,自比為心靈流浪漢的他」,在親切又帶點敬畏的形容裡,王墨林(人稱大墨)對劇場也同樣懷有敬畏之心,戲裡戲外始終孜⋯

(林育全攝影)
演員、習藝人,鄭尹真 2014年12月11日|文:何志峰|https://aamacau.com/?p=13304

在澳門,傳統曲藝和現代劇場,在兩邊觀眾群的心裡,並不只是永樂戲院和文化中心的距離。兩邊的觀眾群鮮有互通。 各有各的觀眾,各擁各的演員。 鄭尹真是當今活躍在台灣劇場上的演員。既有傳統表演藝術的功架⋯

《舞.生態──失溼》演出照/攝影莫兆忠
走到時代的轉角處──記2014澳門城市藝穗節 2014年12月9日|文:譚小西(台灣,「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https://aamacau.com/?p=13261

第一次走進澳門城市藝穗節,正好遇上民政總署主辦的最後一屆;襯著對岸香港佔中運動的烽火,好像近距離地目睹時代轉變的瞬間。有幸觀賞今年澳門藝穗近九成的節目,為了不愧於這半個月的旅程,我試著在今年藝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