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隆街 雖然葡國石仔路是本澳的特式之一,但當下雨時,葡國石仔路都會變得十分濕滑,行人容易「跣低」。而電單車駕駛者稍不留神,亦十分容易「自炒」,釀成意外。 荷蘭園大馬路、西墳馬路交界 由於這個路口⋯
本澳交通問題一直被受社會關注及批評,除了政府政策、公共交通效益低下、私人車輛數量不斷上升等影響因素外,道路的設計缺陷,亦影響了居民出行的安全及便利。城規會委員林翊捷認為,舊區道路存在的設計缺陷⋯
羅立文司長說「路就得咁多。」對啊,這是澳門。 那大家來想想辦法,想辦法需要大膽假設先,那我先來假設一下。 政府自去年開始已經有所動作,使私家車使用者的用車成本增加,例如增加了停車場的車費,在上班⋯
政府批准由岐關公司和澳巴合營的蓮花大橋接駁穿梭專線加價,每程票價由現時3元調升至5元,預計明年初實施,這是該專線自1999年營運以來首次調升票價。巴士公司表示,因應人資成本、油價及通脹不斷上升⋯
政府早前已預告明年將多管齊下控車,說時遲那時快,原來政府已將加車稅的提案送交立法會。議會星期三將一般性討論修改《機動車輛稅規章》,法案建議汽車進口稅加幅從原來30-55%上調至40-72%不等⋯
【利害!】第四跨海通道翻來覆去,多年來議而不決,拖到今時今日,連官方都承認幾條大橋的車流量幾近飽和,朝早繁忙時間塞到爆。工務局在新城諮詢期間突然爆出第四通道起隧道不宜行電單車,特首⋯
愛都附近有多間學校,而且每日都有大量旅遊巴經塔石轉上大三巴牌坊,高峰期車龍經常佔了一條行車道。澳門工程師學會副理事長陳桂舜質疑舊區路網狹窄,假如愛都真的興建三層地下停車場,增加一千個泊位,會令該⋯
澳門車多路少,交通擠塞,人車爭路的情況日益嚴重,社會對控制車輛增長的訴求亦愈趨激烈。交通局長林衍近表示,澳門陸路交通中期檢討報告建議,未來5年控車的年增長在4%,政府將有綜合措施⋯
澳門跨海交通即將飽和,主流民意希望儘快建第四條通道,舒緩交通壓力,全天候通車的隧道方案一直呼聲最高。工務局在這一輪諮詢中突然提出隧道方案不建議設電單車專道,行橋還是行隧要在9月重新諮詢,令民間大⋯
立法會公共事務跟進委員會與政府代表討論醉駕、毒駕刑罰問題。主席陳明金表示,委員會認為醉駕毒駕罰則太輕,由於涉及市民生命安全,「一單都不能多」,建議政府加快研究修法,並傾向取消醉駕毒駕罰金代刑及緩⋯
交通問題一直是澳門市民關心的社會議題。在輕軌通車無期的今天,我們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在巴士、的士和私人車輛之間作出選擇。另一方面,近期澳門以及周邊機場的發展也值得我們關注。除了業界和一般使用者以外⋯
從路環開車到澳門後,在澳門找車位的時間已經超越了路環和澳門之間的行車時間。 這是不是開車很笨,應該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更笨,因為也是和其他車一起,塞在路上,動彈不得。與其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