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家李銳奮今離世 施援程:他以開放態度成就後輩
2022年05月18日|文:論盡採訪組
學生都慣稱呼「李Sir」的本地攝影家藝術家李銳奮,今早(5月18日)因病辭世。李銳奮對澳門藝術的貢獻影響深遠, [
泥濘與神聖--歡迎來到 Wonderland
2020年05月14日|文:黑黑
如果第一次來澳門又剛好在傍晚到埗,剛下飛機的你會看到什麼?從機場進入市區,當車子駛過友誼大橋,黑夜逐漸隱沒城市 [
藝術要多元 先要藝術成為生活
2019年12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
藝術團體「牛房倉庫」的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婆仔屋藝術空間」,2003年遷至市政牧場而易名為「牛房倉庫」,到 [
牛房有定位?──專訪牛房倉庫四員工
2017年09月29日|文:庖丁
「最捨不得應該是我的工作桌,在這裏遇上不同的人。」「這裏的廁所,當年那天我知道自己留班,飲了酒整爛的。」「最鐘 [
施援程:在空間的需要之前,首先是優質的藝術
2017年09月29日|文:黑黑(文、訪問)
去年十一月本刊曾與牛房倉庫主要活動執行人施援程進行訪問,當時她首次透露牛房倉庫將於2017年被文化局收回進行裝 [
歷史小檔案:從婆仔屋到牛房
2017年09月29日|文:牛房倉庫(資料提供)/整理:黑黑
2001年初婆仔屋這座回歸後被廢棄的老人院被「拍板」的負責人朱佑人發現,並帶領一眾藝術工作者首次踏足,眾人對此 [
這裡是為本地藝術家而存在的地方──我們在牛房的日子
2017年09月29日|文:郝元春、祖賢、阿堅奴
這裡,是我的出發點 我第一次正式的個展──《我喜歡妳是寂靜的》多媒體插畫展便是在牛房倉庫舉行的,由Cora(施 [
婷婷與阿七:這裡,有醞釀一切可能的土壤
2017年09月29日|文:黑黑
牛房除了主要作為一個視覺藝術空間外,其實,這裡也是一個需求度很高的表演場地,由於本地表演空間的缺乏,尤其是具自 [
莫兆忠:劇場政策需注入文化視野
2016年12月19日|文:路家
「戲劇農莊」被迫遷、「自家劇場」結束、舊法院將要改建成新中央圖書館……澳門的表演劇場空間日漸減少,只剩下文化中 [
施援程:牛房倉庫最重要的特質是自由
2016年12月19日|文:黑黑/相片提供及說明:施援程
澳門的視覺藝術空間一直都很缺乏,官方場地除了回歸時啟用的藝術博物館和2003年啟用的塔石藝文館外,近年增加的就 [
行動在劇場內外──專訪牛房劇季《方方》
2015年11月17日|文:黑黑/受訪者:林婷婷、趙七
近年澳門多了出外修讀或深造藝術的人,令人可喜。其中林婷婷和趙七都是活躍的劇場中人,年前到了捷克布拉格,林婷婷修 [
遊移在真實與想像當中-蕭媺與她畫中的澳門
2014年12月3日|文:黑黑
如果問蕭媺,你喜歡澳門嗎?她一定毫無猶豫的說,喜歡呀!笑容裡找不到一絲勉強。有點難以理解 : 這位來自台灣埔里 [
公園是一種感情的連結 ──專訪牛房倉庫駐場藝術家蕭媺
2014年09月8日|文:黑黑(採訪、文)
來自台灣埔里的蕭媺,一直生活在山裡,來到澳門作駐場藝術家的這段日子裡,依然保持着每天都要去公園,親近一下大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