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
談駿業近年致力推廣澳門造船工藝文化 。
讓「澳門號」回到荔枝碗 談駿業:望復興「船村」 傳承文化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很奇怪,荔枝碗號稱華南或東南亞地區最具規模的造船廠,但已經沒有船。」面對眼前極待修繕的舊船廠,一直致力推廣本地造船文化的談駿業不免無奈,「我們不是要行業復興,但文化符號可以回來。這是我們的回憶⋯

公證署突遷出 飛安達:願減租也不想連鎖店進駐仁慈堂 2016年06月14日|文:編輯室

現時澳門眾多文物建築,除了宗教用途,不少早已失去原有社區功能,被規劃成一間間博物館或用作商業用途。被用作公證署已超過半世紀的仁慈堂,是其中少數仍然「活著」、延續昔日功能的文物建築。立法會第一常設⋯

講起社區活化,我在骯髒的柏油路上打滾 2015年03月10日|文:思崎井

城市會發展,新的東西出來了,原來是新的就會變舊,所以大興土木,要活化這裏活化那裏,強逼城市的人選擇要商機還是要生活。金錢作為主導下,政策錯置,城市規劃本來由下至上,出發點為居民。眼見政策本末倒置⋯

清平戲院活化方案 文化局將投入逾500萬成本 2014年03月10日|文:論盡採訪組

文化局公佈清平戲院活化及利用方案,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將承擔戲院建築、室內工程及購買設備,預算不少於2千萬元;文化局則負責考古修復文物和提供設計方案,預計投入費用不少於500萬元,當局有關費用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