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澳門《城市規劃法》草案及配套法規構想諮詢文本(以下簡稱《澳門城規法(草案)》)出臺,並進入徵求意見階段。作為一名中國大陸地區的城市規劃工作者,首先是欣喜地看到澳門特區政府對於城市規劃建設工作予⋯
何仲傳,在三年多前才加入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現在已經是街總的副理事長。年僅37歲的他,是「建制青年」中的青年才俊。然而,當初加入街總,還對社會服務一無所知的他,只覺得「那不過是做做樣,剪吓綵,說⋯
上週六,青年動力舉辦「澳門青年的前路」論壇,反思澳門青年的現況,探討其出路和挑戰。應邀出席的學者有澳門大學政治學副教授仇國平,及理工學院社會工作課程講師梁啓賢。 梁啓賢在論壇上表示,現時大多數澳⋯
網上有人推算,由三月九日宣佈第二輪政制諮詢起,到四月廿三日截止諮詢並著手處理意見書,再至前日五月二日宣佈法案,前後共三十四日工作天,公職局每分鐘須分析、分類、統計1.74份意見書,方可於七個工作⋯
老實講,要寫一篇關於freelancer的文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久之前的高中時候,被文學耳濡目染,十分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經意都會幻想有一天,咖啡廳是我的工作室,做一下寫作或是畫插畫⋯
「4.22」,是小城不主流、也不平凡的一天,因為澳門人首次就政制發展,舉行全民投票活動;2,565,是一個讓澳門人欣慰的數字,因為他們都是「不願意被代表」的一群。這兩個數字,這輩子我都會好好記住⋯
四月廿三日,政制發展諮詢終於落幕,希望也是一場鬧劇的終結。 自四月初擔任電台節目《澳門講場》的嘉賓主持後,每次主持節目時,總要面對一群「有組織」的聽眾:他們的發言大同小異,總是說澳門要「均衡參與⋯
一連串「政制諮詢」終告落幕。除了當權者和諮詢者常掛在口邊的那些,一致到有如背誦般的「2+2+100」的「主流」意見外,大家不妨也聽聽一些「非主流」的市民心聲吧,這樣才可以做到兼聽則明,而非偏聽則⋯
政府舉行的第二輪政改諮詢會,僅有的三場公眾諮詢會,已經全部結束。古先生在三場公眾諮詢會中皆有出席,並有幸在其中一場諮詢會中發言,表示政改方案必需讓立法會直選議席過半數。他說,這三場公開諮詢會只能⋯
睡不著,思量了很久,到底該怎樣著墨?該寫得多深入,才可確保全文不缺地呈現讀者眼前?我得承認,今天的我已經變成了一隻兔子,一隻害怕也習慣了被電擊的兔子,每天得小心翼翼,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字一語⋯
澳門政制改革的爭論可以用幾個字來形容:簡單問題複雜化。 傳統社團在諮詢會中大講不該學香港、不該學台灣、不該學西方、不要民粹、要保持澳門特色,但甚麼是澳門特色呢?我實在搞不懂。「澳門,就是與別不同⋯
Rain(化名)是一名活動導師,零五年開始在九澳工作。她表示近數年間空氣變差了,是「比郊外所應該期望的差」。她舉例說,把器材放在外面一個晚上,早上回來便會發現已沾上了塵。當時她沒有特別在意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