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超負荷的問題已經持續7、8年。
陳德勝:管理城市要尊重居民 2018年7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887

「你話(污水廠)冇臭味,冇影響當區居民,係呃你,因為我哋自己都係老居民,好多時行過都聞到一陣異味。雖然政府話呢啲味未必影響到人嘅健康,但如果話絕對無影響,都希望佢喺附近住返幾個月,感受下市民所感⋯

063 城規博奕紙本月刊
氹仔火葬場計劃
林宇滔:政府規劃「鄰避設施」前應開誠佈公 2018年7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893

就觸發千人上街表達訴求的「火葬場事件」,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今次事件可謂公共政策學上的「鄰避事件」,政府在火葬場的選址上缺乏充足、透明的資訊,令公眾無法全面了解火葬場的實際情況,強調政⋯

063 城規博奕紙本月刊
選址其實是事件中最關鍵的爭論點,當涉及到公共設施的空間配置,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城市規劃的問題。
法定規劃非一勞永逸 鄰避爭議乃長期博奕 2018年7月25日|文:迦勒|https://aamacau.com/?p=47888

氹仔沙崗墳場的火葬場計劃鬧得沸沸揚揚,結果政府撤回該計劃,事件似乎暫告一段落。氹仔火葬場計劃其實在2017年年底已因傳媒報道而曝光,但直到2018年的6月,由於規劃條件圖的公示,公眾才得知確切的⋯

063 城規博奕紙本月刊
「當年為了宣傳鬥牛,鬥牛士在新馬路騎馬畀人睇。日頭就在這亮相,畀市民睇鬥牛士的裝束。」
記者看 舊澳門 2018年7月25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7886

攝影師的觀看方式,反映在他對題材的選擇上。而在黃生(生哥)的照片中,我看到一個不熟悉的澳門。 「那些都是已消失的歷史片段。」生哥指出牆上的相片。那都是他過去採訪時拍下的。入行三十五年,曾在多份報⋯

063 城規博奕紙本月刊
布販德姐。
再見,桃花崗! 2018年7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884

2018年6月30日,桃花崗的晶記餅家、德姐成衣、彭記大排檔光榮結業。桃花崗地權案歷時八年,終審法院於2017年3月裁定小販們敗訴。桃花崗小販們四出諮詢多個法律意見後,接受了發展商羅盛宗的和解方⋯

063 城規博奕紙本月刊
近三十名義工協助製作斟水地圖。
斟水地圖:飲水是市民的基本權利 2018年7月25日|文:月光、虫單|https://aamacau.com/?p=47883

買水方便不如斟水方便 樽裝水近二十年大行其道,但仔細想想,購買一支水真的那麼便宜嗎?與澳門自來水比較,樽裝水簡直是暴利。一支普通700毫升的樽裝水要2.5元,然而,澳門家用水一立方米是4.48元⋯

063 城規博奕紙本月刊
縱觀本澳執行《兒童權利公約》的情況,其中在落實兒童生存權及保護權上已有較好的實踐,至於發展權及參與權方面,則顯見不足,尤其是在參與權方面,包括政府和社會似乎連基本的認知都尚未清晰,更遑論有國際社會的先進做法。(Original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兒童,有權嗎?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47193

每當談及兒童的議題,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關注點大都是在於如何令到兒童受到保護。就如去年立法會通過政府提出修改《刑法典》中有關性犯罪的條文,其中不少條款是更嚴格規範涉及對未成年人的性罪行,以進一步⋯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
社會應讓兒童有意識,讓他們知道兒童也是可以發表意見,而大人亦會願意聽他們的意見,「現在的情況是,他們還未意識到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仍然在起步階段,推動兒童權利方面仍要加倍努力。」 。
生存、受保護、發展、參與 檢視《兒童權利公約》執行情況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189

都在說兒童是人類花朵,未來澳門的棟樑,然則,如何讓這些花朵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以至將來成為有質素的公民,這是值得社會和政府關注的議題。顯然,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四大核心要旨,包括兒童享有生⋯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
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
避免對兒童二次傷害 李文靜:應以兒童最大利益為考量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190

面對懷疑性侵事件發生時,作為照顧者,家長、學校應如何處理得更好?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認為,在保護兒童的工作上,無論是哪個政府部門,都應以小朋友的最大利益、安全為考量,過程中亦應尊⋯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
教育學者黃素君。
預防性侵應由照顧者教育做起 黃素君:性教育不應只流於表面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185

在魯彌士主教幼稚園懷疑性侵案,家長對於校方處理的做法普遍感到不滿。教育學者黃素君認為,今次懷疑幼稚園性侵案,引伸出需關注本澳處理性騷擾及性侵事件的問題。 黃素君指出,本澳在預防性騷擾的工作上亦較⋯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
幼稚園懷疑性侵案,讓社會重新反思兒童保護問題,當中,究竟現時本澳法律制度上對在兒童是否足夠呢?
法律界人士:兒童有法保護 但有進步空間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187

幼稚園懷疑性侵案,讓社會重新反思兒童保護問題,當中,究竟現時本澳法律制度上對在兒童是否足夠呢?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本澳屬於大陸法系、成文法地區,所有法律條文都是由人去編製出來,「人是活生生的,而法⋯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
退休社工學者蘇文欣。
被性侵幼童報案後現二次傷害 蘇文欣:須建立互信關係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7179

就魯彌士主教幼稚園發生懷疑性侵案,有家長反映,帶小朋友到司警局報案後,發現小朋友出現焦慮、不安的情況。而司警回應稱會安排小朋友在一個環境舒適的房間,並安排2名受過小朋友詢問技巧培訓的女偵查員進行⋯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