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你記憶裡在澳門看過滿天星星是什麼時候?
現時應禁用高能量射燈,長遠促光污染立法 2019年1月26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51858

因為在九澳露營看不到星星的筆者,失望到不得了,所以問陳俊明(Joe)是否有同樣的感受。Joe表示感同身受,他說其實兩三年前在橫琴的主題公園的燈飾已經影響到澳門的觀星愛好者,哪怕走到龍爪角郊遊徑⋯

069 家暴╱傷人紙本月刊
拿著DV隨時紀錄的李卓媚,既是工作也是生活。
趁著還有勇氣的時候──李卓媚談《棉花》與她的家庭紀錄片計劃 2019年1月26日|文:黑黑(訪問、文)|https://aamacau.com/?p=51857

「因為不知道以後自己還有沒有勇氣去拍家人。」剛於二O一八年十二月獲《澳門影像新勢力》頒發「評審團特別獎」的新生代導演李卓媚,去年的作品《爺爺的老房子》和這次獲獎的《棉花》,都以家人為主題,問她背⋯

069 家暴╱傷人紙本月刊
琵琶音樂家鍾玉鳳(右)與劇場工作者鄭尹真共同對談。
遊與藝——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 2019年1月26日|文:論盡藝文|https://aamacau.com/?p=51856

本文節錄自2018年5月18日於台北思劇場,由大大樹音樂圖像舉辦「遊與藝——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座談,邀請到琵琶音樂家鍾玉鳳與劇場工作者鄭尹真共同對談,分享各自從傳統音樂與南管戲曲的養成背景⋯

069 家暴╱傷人紙本月刊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作者:Hal Herzog。
Bobo是甚麼,由誰說了算? 2018年12月18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51144

二龍喉公園的黑熊Bobo遺體被製成標本事件軒然大波。有市民希望可為Bobo舉行葬禮,並反對將之製成標本。箇中種種,關係到澳門人的生死觀、動物觀,乃至動物在我們社會扮演的角色。事實上,打從Bo⋯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圈養的海豚出現欺凌現象。
控制大自然的欲望VS尊重生命 謝曉陽:重要的不是法例 而是教育 2018年12月18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51143

2016年9月1日,澳門的《動物保護法》生效。而在澳門,動保議題焦點可能多集中在貓狗,其他則較少討論。本身是學者的動保人士謝曉陽認為,現時最重要的不是法例,而是教育,包括公眾教育、學校教育、素食⋯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Default Thumbnail
動保Q&A 2018年12月18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51142

常聽到一些對動物保護的爭議。支持動保的謝曉陽有何看法? 為何可吃豬肉,不可吃狗肉? 謝:兩樣都不該吃,但這事(哪種肉可以吃)很關乎文化。這可從倫理、文化甚至宗教角度去看。從宗教角度,伊斯蘭教就是⋯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澳門劇場導演莫兆忠。
圈養議題不是非黑即白 從動物與人的關係出發 莫兆忠:動物教育也是生命教育 2018年12月18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51141

「我最記得那時在花蓮上工作坊時,有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究竟甚麼令我們的慈悲,從人及至於動物?他提出一個問題是:人本身對自然環境或自己生存的地方,那種愛是甚麼?甚麼跟你有關?甚麼會引起你的慈悲心?會⋯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澳門保護遺棄動物協會聯同七個動保團體在二龍喉公園舉行悼念黑熊Bobo的集會,反對民署將Bobo製作成為標本,有超過一百名市民參與。
逾百市民集會悼Bobo 批民署漠視民意 質極速製標本是早有預謀 2018年12月18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51137

澳門保護遺棄動物協會聯同七個動保團體於十二月一日,在二龍喉公園舉行悼念黑熊Bobo的集會,反對民署將Bobo製作成為標本,有超過一百名市民參與。不少市民向Bobo獻花,並在Bobo生前居住的區域⋯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網上專頁「我們的Bobo」一連三日於塔石藝墟的攤位放置了弔唁冊,兩日來有數十名市民到攤位寫弔唁冊。
動物園的角色是甚麼?──再看黑熊Bobo標本事件 2018年12月18日|文:馬留|https://aamacau.com/?p=51136

國際生物學泰斗珍.古德認為一個「好的動物園」在兒童身上扮演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的確,動物園是否真的能有教育上的影響力,必先取決於展示品質的好壞。 幾乎所有去過動物園的成年人應該都會同意,兒時參觀⋯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對於最近「Bobo遺體處理」爭議,「綠色生活」發起了這一次網絡調查,希望藉此了解公眾對於 Bobo遺體的處理態度,以及因此所引發出來對動物保育和權益、科普教育等問題的見解。
多數參與調查的民眾希望Bobo可以獲得安葬,也希望有更多環境科普教育 ——「關於Bobo去世,你想說什麼?」網絡調查結果報告 2018年12月18日|文:綠色生活|https://aamacau.com/?p=51148

對於最近「Bobo遺體處理」爭議,「綠色生活」發起了這一次網絡調查,希望藉此了解公眾對於 Bobo遺體的處理態度,以及因此所引發出來對動物保育和權益、科普教育等問題的見解。共有941人參與了此次⋯

068 動物與我新聞事件紙本月刊黑熊BOBO事件簿
2013年4月20日「地球日」,一班印尼移工,紛紛以各種「棄而不廢」的物資,親自製作並穿上特色環保時裝,由大三巴前地出發,巡遊到議事亭前地,目的是身體力行,宣揚環保減廢的訊息。
外僱在澳門──全球化經濟權力的最底層? 2018年12月18日|文:天一|https://aamacau.com/?p=51134

根據統計局數字,澳門2018年第3季總就業人口超過38萬。而勞工局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本地外僱人數就超過18萬,可見外僱對本地勞動力之重要。而聘用最多外僱的行業為「酒店及飲食業」(⋯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早前有參加「澳門影像新勢力2018」的電影工作者在網上發文對安排表示不滿。
「澳門影像新勢力」安排爭議此起彼落 2018年12月18日|文:論盡藝文組|https://aamacau.com/?p=51130

影展自首屆開始已不斷被批評協調安排「甩漏」,來到第三屆,情況似乎依舊。另外,雖然本地作品放映時間已較往年理想,但就資助安排、映後座談、獎項數目,本地電影工作者似乎亦各有意見,引起的討論此起彼落⋯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