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密碼保護的文章不會產生內容摘要。
⋯【致歉啟事】基於「不得已」原因,本媒必須將以下報道 ——〈習近平明來澳 多處疑加強戒備 售賣機、電單車位等被封 網民嘲:草木皆兵〉下架,對此本媒向各讀者致以歉意。本媒會繼續、跟進報道回歸 2⋯
踏入十二月,聽說澳門人會很忙碌。 小城出現一輪疊一輪的喜慶活動,每每都與「慶回歸」有關。不論是畫個畫、拍個短片、寫首詩,吃一頓飯、唱兩首曲也好。不少澳門人都身處某些社團、街坊會、各種職業聯會等等⋯
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城裡的人想逃出去。作為一座移民城市,澳門在回歸前後每年都吸收一定數量的境外人口,尤其是來自內地的居民,新任特首岑浩輝及多位政府官員也是多年前從內地移居到澳門的代表。在「新移民⋯
生活在澳門,相信近年不少市民常聽到與本澳未來發展有關的說法,莫過於是本地要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正當澳門走向「一國兩制」的下半場時,下任特首岑浩輝又高調為澳門設定另一項國家級任務:澳⋯
「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到今年剛好過一半,澳門亦迎來由岑浩輝領導的第六屆特區政府班子。自回歸至今,政治大氣候迭變,本地的新聞編採自由漸見收窄,不少新聞工作者在各方壓力下工作亦變得意興闌珊,即使再⋯
城市規劃,在澳門回歸二十五年來一直都受到社會關注。其中原因不難理解。首先是回歸後,基於《基本法》「澳人治澳」的原則,本地人成為治澳的主要力量;第二,澳門在回歸初期得益於賭權開放和國內經濟發展,憑⋯
被社會及工會認為是「無牙老虎」的《工會法》將於明年三月正式生效,多年呼聲是否只換來一紙空文?博彩業警告信滿天飛,建築業黑工問題禁而不絕,年輕人就業機會受擠壓,勞工權益現況實際是如何?在遊行集會受⋯
回歸以來,澳門人均GDP榮登上世界前列,而巴士服務跟不上發展步伐。市民在平日繁忙時間搭巴士已經困難,在早前的國慶節更雪上加霜,候車乘客迫爆多個巴士站頭,甚至有氹仔居民捨棄巴士,決定使用嘉樂庇大橋⋯
兩年前我們介紹過一篇討論澳門葡語和英語普及性的研究,為了吸引讀者,文章引用了Google Trend 的搜索數據,表明在全球範圍,Macau 這個葡語拼法要比英語拼法的Macao 更普及。 葡語⋯
在澳門,不少運動員一直努力追逐理想。然而,本澳的殘疾運動員,難得在近年取到奬金及「同工同酬」對待後,仍要面對資源被削減的局面。只有一個僅容得下一張球桌的辦公室、沒有教練亦沒有太多支援,殘疾人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