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灣海灘現疑似「紅潮」海事局:海水樣本已送檢

即時報道

文:實習記者費青

網址:https://aamacau.com/?p=69799

時間:2021年01月27日 18:18

早上竹灣海灘東側局部區域海水現褐紅色。(相片由海事局提供)

海事及水務局今(27)發新聞稿指早上竹灣海灘局部區域的海水現褐紅色,隨即於現場懸掛紅旗,海灘的管理人員亦呼籲泳客不要下水。又指,就事件已通知市政署和環境保護局。回覆本媒體查詢,海事局指未能確定是否紅潮,但海水樣本已送檢驗。

翻查海事局公佈的資料,上次本地海灘出現紅潮是2019年2月,現紅潮的海灘是黑沙海灘。在2018年3月,黑沙海灘及竹灣海灘同時出現紅潮。

海水變紅一般被稱為「紅潮」「赤潮」或「藻華」。根據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當海水裏的一些微型單細胞、浮游藻類暴發性地大量繁殖,藻類含有的色素引致海水變色。大部分的紅潮是無害的,有少數的藻類品種,會引起紅潮,令魚類死亡,另外有些藻類,即使在低濃度情況下都有機會產生不良影響,產生毒素污染海產或對人體有害。

根據環境保護局高級技術顧問李金平博士的《澳門海域赤潮鮮見的原因初探》,澳門半島周圍及澳氹之間的海域,水流速度緩慢,有機物含量偏高,營養鹽類容易積聚,特別是夏季水溫較高,出現紅潮機率較大,但是在紅潮在本澳卻罕有出現。究其原因,澳門水域的獨特特性很好的抑制了紅潮的出現。澳門周圍水域由於泥沙含量很高,水體混濁,浮游植物難以獲得生長所需陽光。並且水中過多的磷制約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以及澳門海域的浮游生物中缺少赤潮生物,夜光藻做為其中一種赤潮生物,在澳門海域含量低於1,000個/立方米,而深圳灣則達到30,000個/立方米。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