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劇社」舉辦一系列展演活動 冀推廣荔枝碗造船文化 發掘路環人文故事

即時報道 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5460

時間:2018年03月6日 18:18

由夢劇社主辦的「再續船夢」社區藝術計劃,將於3月期間舉行一系列的展演活動,推廣荔枝碗造船文化,及路環西側的人文故事。活動策劃人、導演莫家豪表示,今年是「再續船夢」計劃的第2年,去年4月夢劇社開辦了「澳門造船業文化導賞員計劃」,邀請了荔枝碗村的造船師傅講解造船業的歷史以及造船工藝,並接受導賞培訓,旨在讓學員了解造船工藝精神,以及透過實作來體驗造船技藝。而在去年9月開始至今,他們亦一直在荔枝碗進行田野調查,與多名造船師傅及路環居民進行訪談及互動,以了解荔枝碗的歷史故事。

莫家豪續指,計劃的第三部分就是將成果進行呈現,在本週末及週日將會舉行「路遊戲—荔枝碗村及路環西側區域深度遊」活動,參與者將會從路環譚公廟出發,沿路環舊市區、船人街一直走到荔枝碗村,沿途將會有導賞及戲劇片段的展演,讓參與者聆聽整個路環西側的故事,以了解整個路環西側的多個行業,如漁欄、漁業、商業及造船業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路環居民與大自然、親山親水的關係,並會講述居民互助會、工會等的故事。

他亦指,劇社亦將於3月31日假祐漢公園舉行嘉年華活動,他們會將深度遊當中的戲劇片段、造船工藝等活動帶到社區當中,讓居民了解造船業的技藝及路環西側的故事。

另一名活動策劃人、編劇霍嘉珩則指,「路遊戲」當中的劇情大多由田野調查當中所得,在進行田野調查期間,他們發現荔枝碗村的人文歷史及背景均十分豐富、深厚,從居民的口中聽到許多故事,並將故事整合後再展現出來。他指出,透過戲劇展演,可以更容易地吸引到人們去看到路環的故事,較普通導覽的手法更加有趣、鮮明。

霍嘉珩亦指,在整合居民的故事期間,發現到居民普遍面對著一些歷史及法律問題。他舉例指,社區中不少居民都面對著地權、業權的問題,「佢哋會係屋企去討論呢啲問題,但係佢哋無辦法去尋求到協助,因為佢哋唔知點去搵到幫助,導致出邊嘅人都唔知佢哋面對緊呢啲問題,故此我哋其中一部分會講呢個故事。對於我嚟講,呢個問題係好荒誕,佢住緊嘅地方唔屬於佢自己,就算係父母親好耐之前住係度,呢間屋都唔屬於我,所以會係呢套戲呈現出嚟。」

活動歷史資料顧問談駿業表示,活動旨在希望紀錄本澳造船業昔日的面貌,思考荔枝碗村落與傳統行業之間的關係。亦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參與者重新勾起對路環的感受。活動亦會呈現一些本澳的傳統行業,「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工程唔再成為支柱產業,慢慢式微,係咪就可以輕易咁丟棄?亦都藉得大家去思考。」他期望能透過「路遊戲」,從不同方面反映路環的歷史故事及人物情懷。

(圖片來源:「夢劇社」Facebook專頁)

荔枝碗文物評定 莫:保育不應只針對硬體 霍:評定缺乏溫度

文化局現正就《荔枝碗船廠片區文物評定》進行公眾諮詢,坊間憂慮即使荔枝碗船廠被列為文物,仍逃不過被拆的命運,而村屋未有被納入臨時緩衝區中,若當局容許村屋清拆再發展,將對整個荔枝碗村的景觀構成負面影響。

莫家豪認為,保育不應只是針對硬體,整個區域的生活形態、傳統技藝如何得以傳承,才是值得深刻思考的問題。又指若政府只是保留一至兩間船廠作展示之用,而拆掉其他船廠,將對路環的面貌有很大改變,「就已經唔係原來嘅路環,故此我哋一直想做嘅事,就係想連結或發掘佢哋當中之間嘅關係,希望透過故事展現,可以讓大家探索澳門嘅歷史,以及澳門人身份認同。」

而霍嘉珩則指,文物評定諮詢文本中提及「親山親水」及保留傳統工藝,但他認為溝通是十分重要的,要發掘故事才能知道荔枝碗有多「親山親水」,才能明白到手藝是如何傳承,「好多時我哋睇完個評定就話保留啦,但係要保留啲乜?係個建築物?係環境?係乜?」他坦言,今次的文物評定缺乏「溫度」,「呢件事畀市民睇到,好容易有個諗法,保留係咪就係保育?」

霍嘉珩強調,今次「路遊戲」活動就是讓居民有多一個角度,若居民真正了解荔枝碗的故事,了解造船師傅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路環居民如何與造船師傅交流,「你就會發現,整件事去保育,就會有好深嘅歷史根源,我覺得呢份評定未係做得最好。」

談駿業則指,今次活動擴展至整個路環西側,其實是對於政府整個活化計劃的回應。他指,十年前政府推出了路環西側規劃方案,但至今仍未有正式的規劃,會令到社區居民完全沒有方向。而在評定過程中,文本多次提及荔枝碗船廠的破爛,令公眾認為「即使評定咗都係咁爛」,就會令這個地方尤如靜止了般,「會靜止,就係因為無人,無人嘅介入,就缺乏了階梯。我哋需要嘅係,如何重新激活荔枝碗,帶來人氣?其實佢嘅文化係從人嘅故事去講返出嚟。」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