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夾縫中求生存要幾張刀?──訪問獨立時裝設計師Ella

014 不可改變的特首選舉 X 澳門人的六四 紙本月刊

文:思崎井/採訪:黑黑、思崎井

網址:https://aamacau.com/?p=8929

時間:2014年06月15日 22:22

能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店,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尤其對眾多創意工作者而言,更是渴求一個可以銷售自己產品的地方,但獨立時裝設計師Ella坦言:「開舖唔係件容易嘅事」。

現為自由設計師的Ella,畢業於理工學院綜合設計系,曾修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為期一年半的時裝設計課程,最後以畢業表演第二名完成學業,由於名列前三名,故有資格成為「CPTTM時裝孵化計劃」的一員,參與設計「Maconsef」這個品牌。這讓一直希望擁有自己品牌的Ella,有更好的試煉。「參加這個計劃是為了吸收經驗,從中可得知裁縫、印布或繡花等技術上的知識,老實說,以上這些都需要投入很多經費,參與這個計劃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Ella正在積極籌備自己的時裝品牌,已經找到一些能少量生產的外地廠商,但亦指出澳門的時裝資源十分短缺,廠商往往只接量大的訂單,目前只能依靠自己逐間敲門。現在找到的廠商都不在澳門,「設計已經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如何跟廠商溝通、要控制質量。如果是大陸的工廠又怕會被抄襲」,坦言這個是當前最大困難。對比澳門與其他地區的做法,「其他地方是很多人做同一件事,澳門是一個人要做很多件事,每人身上都要有好多張刀,在澳門最難的是你要如何變成一個商人,不只做設計師的工作,還要知道產品能否真的生產和行銷」,她認為設計師很需要有人去幫忙做行銷等工作。

Ella:「但澳門人未必得看懂(時裝),有時候市民的審美觀還不夠。」

Ella:「但澳門人未必得看懂(時裝),有時候市民的審美觀還不夠。」

她覺得澳門市場小,設計師應要多想如何走出去,同時她舉了幾個國外的時裝銷售網站,言談中,感覺到她熱切希望澳門能有個像樣的銷售平台,及可以讓設計師展示作品的平台。但目前只能依靠設計師個人Facebook了。問到有關文化局去年推出的有關時裝樣版製作的資助計劃及就讀中心的協助等,能否解決到一些困難,她笑說他們是熱心的,在建立業界網絡方面,中心確有助益。因常安排學員出外比賽,在過程中能與外地業界接觸、交流及學習技術,對未來創業有不少幫助,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困難單憑一己之力是難於解決的。對於一個從零開始的設計師,在一個樣樣也幾乎是零的地方,其它的技術支援也同樣重要,如建立行銷及展示平台等,這些都不是個人能解決的問題。

在自創品牌的過程中,許多事情均需自己摸索。光是設計和與廠商洽談生產等事已令單打獨鬥的Ella疲於奔命:「好希望可以有人幫忙做行銷等經營方面的事,如果我做了作品,可以不用管之後怎麼賣(以及在哪裡賣),一定輕鬆很多。」如果在澳門開店變得愈加不易,那麼日後時裝品牌生產後的銷售將如何解決?Ella暫時的計劃是,將嘗試使用歐洲的網路銷售平台,原來澳門人也可以在其上展示作品及進行銷售,但澳門沒有PayPal系統,那麼如何進行國際交易?「是的,很不方便,只能使用大陸的系統,要先到珠海開一個戶口,才能用到。」真的非常轉折。但為了能讓自己的產品在一個更廣闊的平台上被看見和被購買,即使再麻煩也要做的了。另一方面,Ella也提到本地藝術教育方面的問題,因為這也影響到公眾對本地設計的接受程度,以及設計師在本地的發展,「希望日後政府能做多點藝術教育的工作,讓學生自小培養對藝術多方面的觸覺和感受力,這樣對我們從事這行業的,也會有多一點的理解與支持。」

Ella目前是自由職業者,已把全職工作辭掉,專心創作,在籌備個人時裝品牌的同時,靠接其他設計、插畫、動畫等工作糊口。

獨立創作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大量靈感及對自己負責外,還要承受殘酷的商業社會對你的批評,在外人眼中,澳門做創作看似有政府強勁後盾支持,但是資金補助不一定能解決一切,看來創作人所渴望的,是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技術支援,這才是讓光環持續照亮的辦法。

Ella於時裝設計課程中的畢業作品。

Ella於時裝設計課程中的畢業作品。

Ella的作品擅長於手繪風格。

Ella的作品擅長於手繪風格。

植說 (Ella Lei)

八十後,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院校設計學系,主修多媒體設計。

畢業後任職美術動畫設計四年,其間修讀時裝設計文憑課程,現為自由設計師。

熱愛插畫與時裝設計,希望能將插畫與時裝融合發展,現正積極參與各類展覽與時裝活動。

國外網路銷售平台:

http://www.esty.com/

http://www.noveltylane.com/

http://www.notjustalab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