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兒童──蒙特梭利教學相長的歷程

035 用心守護我們最後的淨土──守護路環 紙本月刊

文:Uncle Bruce

網址:https://aamacau.com/?p=28728

時間:2016年03月29日 18:18

語言練習

語言練習

日常生活練習--社會行為--合作佈置環境

日常生活練習–社會行為–合作佈置環境

七年前與太太雙雙辭退了中學教職,帶同一歲的大兒子遠赴英國進修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離開安舒的生活重新踏上改變生命的學習之路,現在,第二個孩子剛滿三歲,我倆都成為具有國際蒙特梭利專業認證的導師,開設了自己的教育機構,且在這個領域的教育工作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回想這些日子的「壯舉」猶像昨天發生一樣,情景歷歷在目。

當初出外進修的抉擇,表面上看來純粹是為了照顧和教導自己的孩子,但實際上這是我倆對現行教育體制失卻信心的反映。身為這個教育體制的前線工作者,我倆不為那些少得可憐的成功例子所眩目,因為光暈底下的陰霾更令人關注。每次當兩夫妻去討論一些學習能力與人格發展出現問題的年青人時,我倆幾乎可以從他們身邊的照顧者找出了答案,而他們身上日積月累的問題,與他們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

文化活動

文化活動

蒙特梭利博士發現孩子的成長法則是從研究心智出現問題的不同階段的人類開始,整個的過程裡面,若果不是具備學識慧眼、充滿仁愛、心思細密的人,不可能在那個完全忽略兒童的時代裡,發現這片存在人類心靈已久的新大陸。她在不斷的探尋、研究和發現裡逐漸掌握了人類早期成長的規律,並提出有關幼兒成長的「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理論,這些理論到目前為止仍然可以從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孩子身上看到。她經已為我們找到了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接下來就是成人怎樣去預備自己以配合兒童發展的需要,而這種預備正正是實踐起來的最關鍵的地方。

蒙特梭利曾經在自己的著作裡多次提出「成人是兒童成長的最大阻礙」、「成人對兒童都有偏見」的論調,這些都是對那些在孩子面前自認滿有學識和生活經驗的成人的一種提醒,因為時代的不斷進步,全球化的影響下教育發展走向多元化,我們過去接受過的教育方式或根植在內心的兒童印象,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人唯有抱持謙卑的心,以一個學習者的心態去了解這個新世界的兒童。我常常會在家長課堂裡問父母們一個問題:「成為父母的同時我們是否就具備了教導小孩子的能力和學問?」在場的父母都是暗自的否定,個人很好奇,既然我們都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為甚麼我們普遍的父母、照顧者,甚至乎是老師,在沒有學習過較為系統的教養和引導方法,就去照顧對心靈存有不同需要的孩子。這段教育工作的日子裡,我們為社區開設過免費講座和家長課程,目的是將自己獲得的教育經驗──從零歲到中學階段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同分享,家長課程發展到現在已不是單純的推廣工作,解釋歧義,而是為了幫助父母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與父母的分享和交談裡,不斷更新了我對澳門現時家庭教養的認識,家長常遇到的難題和窘境,家長對教育的期望等等,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教育體驗。

感官練習--紅棒

感官練習–紅棒

數學練習--銀行遊戲(千位數運算活動)

數學練習–銀行遊戲(千位數運算活動)

誠然,新世代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注重,而資訊發達的現在我們常常被一些斷章取義的教育口號影響著,諸如「孩子嬴在起跑線」、「黃金發展期」、「天才教育」、「潛能開發」、「右腦開發」等,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長中最基本的心靈需求──在成人的協助下先學會照顧自己,再從這個起點出發,學會周遭更多不同的事物。蒙特梭利教育裡面的動作和感官訓練,與現代大腦的醫學發現不謀而合,孩子籍由動作與生活中具體事物頻繁的接觸,慢慢形塑自己的抽像思維,從而認知事物間的內部關係。在這裡可以分享一下大兒子在蒙特梭利教育的幫助下所看到的現象,雖然孩子在三歲到六歲期間沒有進入幼稚園學習,但在蒙特梭利的感官教育和語言教育系統培養下,我看到孩子四歲半左右呈現了「書寫爆發期」,他對生活環境裡面的語言文字訊息帶有濃厚的興趣,記得當時他會隨身帶備了一本細小的拍子簿和筆,走到哪裡寫到哪裡,樂此不疲,他在五歲那年送了我一件生日禮物── 一篇五十多字的慶生日記。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