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擺華巷,是今日澳門特區政府總部的所在之處。主權移交前,本地華人稱擺華巷那幢粉紅色的建築物為「澳督府」,可見不論回歸前或後,「擺華巷」都是澳門政治的重心之一。但原來,擺華巷的「擺華」與澳督府的由來⋯
詩歌無時限,它就是現代 周雲蓬於2014年藝穗節,曾經在南灣戶外空間,以「歌夜航船」為題做戶外演唱。民謠很容易被賦予反抗意義,也與創作者的街頭經驗有關係。街頭自由且最為接近社會現實的表演場地,周⋯
根據澳門特區政府2018年施政報告,目前最低維生指數是4,050元/月(圖)。這個被評為低估現存生活壓力的偏低指數,在這次所探討的劇場行業中,徘徊於此而生存著的絕不只這三位受訪者,距離統計局所公⋯
認識山蕉已有一段時間,他曾是牛房的技術人員,總在大小場合見到他的身影。牛房結束後,他成為劇場的自由工作者,專職後台工作,至今約一年。他形容自己仍是半學習階段,因為展覽與劇場是不同的技術面向,目前⋯
每過一陣子就會見到里奧拉著拖喼的身影來到,拖著沉沉的喼,就這樣走遍大街小巷,為的就是把裡面的海報、傳單和小冊子放到適合的地點或人們的手上,這就是里奧一天的工作。 你在咖啡室、茶餐廳看到的演出海報⋯
公義是什麼?每個人心中的公義可能都不一樣,因此,或許沒有人能夠給出關於什麼是社會公義的絕對答案。但人們對於公義有一定共識,就是公義有助社會進步,減少社會不公義的事情,以可有助我們擁抱更良善美好的⋯
立法會二常會早前接見多個團體,聽取對社工註冊制度法案的意見。其中三個關注組提出在法案需註明社工有責任促進社會公義的要求,卻被有來自法律界官委議員質疑這些社工是否知道什麼是「社會公義」,還是想學香⋯
澳門有立法議員指,社工要促進公義就是要學香港搞事,有關言論引起香港社工業界關注。香港「社工復興運動」成員曾醒祥(簡稱阿醒)認為,可能澳門議員不清楚社工的本質,香港社工的《工作守則》規定︰「社工有⋯
為弱勢發聲,打破體制不公,以追求更公平公義且進步的社會價值作為己任,這本應是社工的基本義務。社工學生阿DON說,社會工作看重的並非人的問題,更重要的看到是制度不公以及環境因素而令人特別容易出現某⋯
什麼是社會公義?家暴受害者小倩(化名)說︰「我覺得弱勢有法律保障就係社會公義」。澳門社會爭取多年的家暴法,終於在2016 年10 月5 日正式生效。然而,世上沒有天掉下來的保障,這項法律得到成功⋯
去年3月,桃花崗地權案告一段落,終審法院裁定,被告丁文禮詐騙罪名不成立。隨後,小販們亦與發展商羅盛宗達成協議,須於今年7月遷出。近日廉署公佈疊石塘山事件的調查報告,再為本地「土地公義」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