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顯然紮根未深。
樹木重植要預留足夠生長空間 2017年9月12日|文:蘇國賢、大蔥|https://aamacau.com/?p=41910

風災過後,澳門的街道遍地倒木,滿目瘡痍。根據民署的初步估算,位於公共地方的倒塌古樹超過20多株,全澳倒塌的公園樹及行道樹超過10,000多株,嚴重受損的逾4,000株,中等受損的逾9,500株⋯

053 選戰風雲天鴿襲澳新聞事件紙本月刊
澳門一直無休止地填海。
大海的能見度 2017年9月12日|文:川井深一(井井三一繪本書屋)|https://aamacau.com/?p=41912

天鴿過境之後,孩子說想再走一趟鄉村馬路外圍譚公廟的岩灘,想察探會否有擱淺的中華白海豚需要救援。我們在家中重新跑一次救助擱淺鯨豚程序,準備一些濕毛巾,帶著希望不會用上的心情上路。 強颱風之下的海洋⋯

053 選戰風雲紙本月刊
倒灌的海水,把城市佔領為海洋,這會不會就是目前人們對「海洋」最鮮活的記憶。
海洋遠去 洪水到臨 2017年9月12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1909

「水已經淹上第六級樓梯了,怎麼辦?」 女人在電話中大叫着,此刻她已慌亂從地面走上閣樓,眼睜睜地看着樓下所有財物浸泡在水中。 即使打電話來求救,他也完全無法可施,只能囑咐她,一定要留在原地,千萬不⋯

053 選戰風雲天鴿襲澳新聞事件紙本月刊
九十年代起多次大型填海,澳門的海岸景觀已面目全非。圖為1987年從灣仔山遠眺澳門 (圖片提供:陳永漢)
「保護是為了反省」——專訪陳逸鋒 2017年9月12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1908

「文化」(Culture)一詞在西方,源於拉丁語「colere」,有「跟大自然互動」、「耕作」的意思,可見「文化」跟「自然」一開始就已密不可分。 若說「海洋文化」,更是如此。「參照國立台灣海洋大⋯

053 選戰風雲紙本月刊
1974年,葡國「425」民主革命成功,在落實非殖民政策下,葡國給予澳門地區更多的自治權。1976年,澳葡政府頒佈由葡國國會制定的《澳門組織章程》,其中在立法會引入一些民主成分的直選議席。
我們不要垃圾會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41672

也許,立法會的剋星是「行政主導」,而它的「命書」,叫《澳門組織章程》。 澳門立法會的積弱一直被坊間詬病,民間對立法機關之失望,從「垃圾會」、「花瓶」、「橡皮圖章」等別稱,可見一斑。追本溯源,立法⋯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立法會副主席林香生。
林香生:監察政府財政最重要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1669

「在編(預算)時,大家都覺得很多錢,光是衛生局,就是以往整個政府半年的的開支,七十多億,我們吃藥要花費十多億!」 「財政上的收入為何要收這麼多錢?能否收到?第二是怎樣花?為甚麼需要這麼用?特區財⋯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澳大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
立法會只有問 沒有責  余永逸:最重要是組成問題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1670

坊間揶揄立法會是「垃圾會」。如果立法會有「原罪」,那這「原罪」會是甚麼? 「我想最重要的是組成的問題。第一是有委任,不是說委任議員就不會監督政府,但他們通常的力度都不是那麼大。」 「(其次)間選⋯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時事評論員黃東。
黃東:民間氛圍不變 立會格局難改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1671

坊間一直有批評立法會是「橡皮圖章」,凡政府提案必過,那究竟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澳門廣大民意? 「也不能說立法會完全沒有代表民意的職能。」時事評論員黃東分析道,「主要是一個利益的博弈。如果法案、質詢⋯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時事評論員蘇文欣。
蘇文欣:同是特區 港澳立會大不同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1668

或許因為同是特別行政區,大家用的都叫《基本法》,立法組織又都叫「立法會」,所以大家總喜愛拿澳門立法會跟香港的比較。但來自香港的時事評論員蘇文欣指,兩個立法會背後的緣起並不一樣,造成今日不論是角色⋯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澳門有好幾個不利因素,令許多「真·人才」不願或不能從政,影響政治人才質素。
澳門參選「真·人才」何處尋? 2017年9月2日|文:仇國平(前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 副教授)|https://aamacau.com/?p=41667

立法會選舉今年參選組別之多,打破過去紀錄。然而,社會大眾對候選人背後社團派「蛇齋餅糉」的興趣,遠超過候選人的議政能力和政綱內容。畢竟,澳門政治制度的缺失,部分議員能力乏善可陳,令立法會淪為某前司⋯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有學者坦言,澳門是一個「沉睡的城市」,其直選的體制雖然比香港更早開始,但體制發展緩慢,當中與澳門的選舉文化、貪腐問題等不無關係。
近年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事件簿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1664

2009.6 立法會通過修改多條《立法會議事規則》,當中包括: •維持立法會的秩序、紀律及安全,並為此採取認為適當的措施,包括著令任何擾亂會議工作的人離開全體會議室 •任何議員均可提議表達心意⋯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
退出熱廚房 資深議員最後感言 2017年9月2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1663

立法會的弱勢早為人詬病,坊間甚至狠批立法會是「垃圾會」、「橡皮圖章」。今年,多位資深議員將退下火線,其中包括上屆票王關翠杏及陳明金,還有間選議員、立會年資最長的歐安利。臨別依依,三人對多年的議會⋯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