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目前與職安健相關的法令大部分是八十及九十年代的產物,違反相關條例的處罰金額介乎澳門元五百至三萬,若再犯可加倍;若導致意外發生罰款增至三倍,甚至查封或關閉涉事場所。以去年銀河地盤事故造成三名工人死⋯
梁慶記已有八十年歷史,仙姐是掌舵人,但她喜歡被稱呼為「麵姐」,笑稱是因為賣了幾十年麵食,街坊都知道她是賣麵的。「條街個個認識,幾十年街坊,大家都叫係叫我麵姐」。年過半百的仙姐是梁慶記第三代經營者⋯
近年不斷有紮根本地多年的老店結業,或因舖租昂貴、或因後繼無人,有指在疫情下經營困難更令中小企業舉步維艱。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認為,澳門既然有「美食之都」的美譽,政府應該「做多啲」,將舊⋯
2019年5月,一直關注造船文化傳承的談駿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造船工藝文化協會」。同年10月,協會舉辦了「修船技藝工作坊」,2020年1月,其「舟舢手作——匠人育成計劃」一出,半小時⋯
你上一次到海邊是甚麼時候?對大海又有甚麼回憶?第二十屆藝穗節的《「我們與海的距離」海廢偶X一人一故事劇場》正正希望與參加者一起重新審視人與大海之間的關係。「除了喜歡海鮮,大家又有否想過大海和澳門⋯
由2020年5月至今,9個月內本澳岸邊一共發現了7條海豚屍體,其中5條是中華白海豚。 政府表示,在本澳發現的海豚屍體多是死亡後漂流至沿岸海灘,進行解剖及取樣化驗室屍體已呈腐爛狀態,屍體保存程度及⋯
要看演出,很多時都是到劇場去,即使是環境劇場,演出的地點也是由藝團選定。但如果演出的地點可由觀眾決定呢?藝穗節演出《老細!藝術有人叫外賣呀~》(下稱:外賣)正是一反常態,把一段演出連同外賣餐點一⋯
「發現身邊的藝術」繼續成為藝穗節另一個「穗內有萃」——「在地」今年的主題。「在地」以當代舞演出為主,今年已是第三次參加藝穗節。從2019年的系列活動,到去年的成為「穗內有萃」之一,2021年「在⋯
「……參加者跳得是誰的舞?舞蹈是否須由健美的身體、嚴謹的舞步或懾人的限式來展現?……為何某些身體面對強勢的大眾時,會失去言辭?」這是藝穗節「穗內有萃」、「Todos Fest!」 策展人莫倩婷⋯
高等教育局為澳門未來十年的高等教育畫出藍圖,提出三大目標及八方向。然而,在這三大目標八大方向中,唯獨欠如何保證學術自由,尤其澳門院校已發生多宗教學人員懷疑因政治取向或言論而遭解僱及舉報。在八大方⋯
高等教育局於2020年尾公佈《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 – 2030)》(下稱:綱要),提出八大方向,其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包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
《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 – 2030)》(下稱:綱要)其中一大方向為「適度擴大學生規模,優化生源和課程結構」,目標是2025/2026學年高教學生數量達⋯
近年來看劇場表演觀眾或多了一層視覺享受,同時亦常見到一批人的身影,她/他們就是視形傳譯員。友人創作藝術劇團是其中一個會邀請視形傳譯員參與演出的本地劇團。該團的藝術總監黃天恩表示,希望可以提供越來⋯
演出製作監製程嘉敏(Suzuki)父母都是聽障人士,因自己專業為演出製作,父母亦有藝術背景,其製作的演出都會邀請父母觀看,父母亦會給予意見和建議。Suzuki表示通常會邀請父母觀看有字幕的演出⋯
近年劇場中出現了幾位黑衣人,在舞台側邊用盡肢體語言及面部表情吸引觀眾注意,但吸睛並非他們本意,他們是在為聽障人士作視形傳譯。麥月珍(SoSo)是手藝工作室的創始人,其工作室多為戲劇表演作視形傳譯⋯
近日多間本地老店都陸續結業,其中屹立澳門33年、位於盧廉若公園附近厚望街的松苑麵家今日亦正式結業,不少街坊趁最後機會一嘗獨特風味。店外大排長龍,店內人頭湧湧,亦有不少街坊拿著「戰利品」和招牌合照⋯
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投公司」)被揭的種種管理問題,直選議員區錦新直批是典型公共資本企業存在的問題。他指出,私人公司用的是投資者自己的錢,必然謹慎、考慮成效。相反,官僚用錢不是自己⋯
公共資本企業被揭發問題一籮籮,直選議員李靜儀直言,監管的不二法門只有源頭立法,無論從其運作的透明度、委派管理層的準則、管理層權責的釐定以及日後有若盈利時的分配等等,都須要以制度及法律去監管。 來⋯
特區政府每年向公共資本企業投入的公帑數以億計,截至2018年底總投資額約93億元。據政府「2020財政預算建議補充資料」,2019年及2020年兩年的公共企業超過5千萬的投資項目預算金額逾51億⋯
鄧寶誼 (Benny)是資深平面設計師,亦是一位字體設計師,目前是澳門字體設計學會會長。從事視覺傳達工作十七年,到2013年因機緣巧合進入字體設計的領域,現時正進行一項一輩子都要努力的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