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由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主辦的「嗨!百年古樹」導賞團。該活動邀來了市政署代表人員介紹望德堂區、松山及盧廉若公園的樹木,包括古樹與多株樹木的生長情況等,令參加者對社區裡植物的生長情況有更深了解。謹受邀於此分享,望拋磚引玉。
花園是寶藏 歷史、藝術、生態價值俱備
「嗨!百年古樹」導賞是紐曼樞機藝文館「城與樹‧景與人」自然藝術計劃的系列活動之一。導賞分兩條路線,9月18日的路線是由婆仔屋出發,經西墳馬路,再到士多紐拜斯馬路一帶,而尾站是盧廉若公園(另一條路線則以松山上的樹木為主)。由於篇幅有限,拙文集中分享盧九花園的樹木故事。
盧廉若公園(又名「盧九花園」)以19世紀澳門華人富商盧九之子盧廉若命名。該園於1904年開始修建,於1925年完成,至今已約100年。由於盧氏父子交遊甚廣,除澳門富商巨賈、文人政要外,亦常與國內清政府官員、文人雅士以至維新派、革命派互有往還,故這花園也被認為是20世紀初澳門各種社會勢力和文化的交滙點,國父孫中山先生也曾於1912年在花園內拍照留念,可謂甚具歷史價值。
同時,盧九花園也因其藝術價值曾被譽為「澳門三大名園之一」。據《澳門近代風景園林研究》所述,盧九花園既有蘇州園林的特色,也揉合了嶺南園林與西方建築的特點。此外,花園以「小中見大」、「欲揚先抑」的造園手法見稱,其造園要素包括:疊山置石、理水、匾額與楹聯、繪面與雕塑、建築、花木配置等等。據指,花木配置在種植手法上以孤植、散植、叢植或群落式種植為主,局部還有個別整形綠籬或灌林球,這明顯是受到西式造園藝術的影響。
而據今次「嗨!百年古樹」導賞的市政署代表介紹,盧九花園內的樹木品種繁多,就連古樹也有好幾棵,當中更有古樹屬二級古樹(樹齡300至499年之間)。根據澳門2020年11月的《古樹名木保護名錄》,位置盧廉若公園的古樹共有19棵,品種多樣,包括龍眼、芒果、九里香、木棉、白蘭、榕樹等等。而翻查資料,市政署的網頁亦有介紹到,九曲橋附近有一株水松,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植物,是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極為珍貴。
一草一木 各有性格
由於盧九花園具疊山置石、花木配置的造園特色,一些古樹於是也逐漸倚石而生。例如一棵假菩提古樹和一棵九里香古樹正是如此。據市政署的代表介紹,園圃中一棵九里香樹長在了一石頭旁邊,但因地段傾斜,石頭剛好成了九里香的依靠。另外,假山上也有一株假菩提樹倚石而生。古樹的根部粗壯,為自己提供了有效的支撐,成了園內一道風景的同時,也為螞蟻等昆蟲、動物提供了棲息空間。
題外話。在澳門的古樹中,大部分都屬假菩提樹。據市政署出版的《樹載濠情》介紹,假菩提樹產於雲南西部。印度、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印尼也有分佈。在澳門,假菩提樹是舊城區主要的行道樹樹種,形成澳門獨特的行道樹景觀。但在華南地區如緊鄰的廣東省則極為少見。估計是澳門首先從東南亞一帶引入此樹種,見證了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橋樑作用。
話說盧九花園內植物品種繁多。除上述幾種外,還有一些具食用價值。例如園內種有多株木棉,有紀錄顯示,其中一棵更已二百多歲。木棉花是廣東涼茶五花茶的材料之一,具清熱解暑的功效。木棉的棉絮也可用來做棉衣、棉被、枕墊等。除此之外,園內還有一棵芒果古樹和多株龍眼古樹。
生有時死有時 萬物的自然定律
然而,生有時,死有時。與人一樣,樹木也會經歷生老病死,也要為生存不斷適應環境。市政署的代表向地上一指,原來一株白蘭古樹的根部輕微地托起了少許石屎梯級。同時,花園內的龍眼古樹樹皮都長了好些樹瘤,當中兩棵現時有支架撐扶(一棵更是二級古樹,超過300歲)。據市政署代表指,這兩株龍眼古樹曾出現蟲害等多種問題,抵抗力下降,部份樹枝亦已枯萎,所以也同時為古樹修枝,希望避免浪費營養。
翻查資料,盧九花園內之前也曾有古樹死亡。較近期的其中一次是2019年12月。當時市政署表示,盧廉若公園的蘋婆古樹被颱風「天鴿」吹倒後,大量根群斷裂,經扶正重植護理後,仍無法恢復及枝幹霉爛全株枯萎。
大樹的啟示:天人合一
導賞來到尾聲,市政署的代表也提到,受氣候影響,現時不少植物的開花時間已有別於以往,例如木棉,又例如花園中的烏桕。烏桕這樹種常見於園林之中,在秋冬季時樹葉會變成紅色,非常漂亮。然而近年的秋天仍非常溫暖,顏色的轉變於是變得不明顯,而這些都是樹木給予人類的提醒——要好好保護環境。唯有環境理想,樹的壽命才能延長,人與大自然也才是和平共存。
最後,在今次導賞的沿途中,市政署的代表人員解答了參加者不少有關澳門綠化情況的問題,令參加者對目前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事實上,每次市政署的導賞團都深受市民歡迎。具深度的生態導賞實有助市民對環境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望此類活動將來可以多加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