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評、詩評、藝評、影評,評評評。
2017年初城市藝穗節期間,霧霾圍襲,天色與氣溫飄忽不定,城市的未來也在一片陰霾之中,然而,藝穗節雖名「城市」,當中卻似乎沒有太多呼應城市處境的作品,就如其它主題模糊的「節慶」活動,充斥政府官方⋯
對於巴勒斯坦、敍利亞、約旦、伊拉克等名字,我們在新聞報道中時有聽聞,「難民」這字眼也成了近年的關鍵字,2016年全球的難民人數已經超過6500萬名,足以組成地球第24個大國,然而即使這些新聞如何⋯
有些事情,必須要由對的人去完成,例如 2017 年藝穗節的《生之葬禮》。 儀式的地點在大三巴牌坊,大門進去的敎堂遺址內。參加者坐定,開始。 日本人穿著合宜的西服,從右邊樓梯抬出一個行李箱,是一個⋯
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結束,其中影展總監馬可.穆勒中途請辭,並由旅遊局局長暫代影展總監一職,在澳門造成廣泛性的話題與討論,甚至遠在歐美的媒體或電影雜誌都有相關報導。總體而言⋯
由旅遊局和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合辦的「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禮」,總預算費用高達5500萬澳門幣,比起香港國際電影節及台灣金馬影展的預算還要高出一倍有多。雖然錢比人家多很多,但卻劣評如潮。其實⋯
本土電影《骨妹》於12月12日在澳門全球首映,入選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競賽單元,女主角梁詠琪角逐最佳女主角,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她在電影中的表現卻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靠著亮眼表現的新演員⋯
在官方主辦的《國際電影節》大放異彩的,不是國際大導演,不是國際大明星,不是紅地毯。 是徐欣羨的《骨妹》,因為這部電影感動了在場的澳門觀眾。 從事揼骨(按摩)行業的女人,炸彈滿街的仇⋯
昨晚能有機會入場觀看《骨妹》的首映,實在十分高興,也十分幸運,因為很多朋友都說買不到這部電影的票,票房一早就標出「售罄」,然而昨晚觀光塔現場的確是有很多人,但其實也只了滿了八成左右⋯
澳門電影《骨妹》終於在昨晚的「澳門國際影展」進行全球首映,我會用七個字形容這次首映:一部《骨妹》救澳門! 為甚麼這部《骨妹》救了澳門呢?首先這部由澳門導演徐欣羡執導的《骨妹》真的超好看,裡面有不⋯
不想承認也得認,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空間成為商品,大家每天都在打大大小小的空間戰,哪怕是有形的居住、工作、休閒空間到無形的精神、情慾、宗教、創作、表達空間等等,都是寸寸黃金,兵家必爭⋯
西藏電影《塔洛》,是早前在澳門文代中心觀看的「亞洲電影觀景窗」當中,我第二喜歡的電影(第一是《甜味人間》)。 我從沒踏足過西藏,對於西藏的印象,就是高原地帶、與世無爭、藏傳佛教、達賴喇嘛、中共鎮⋯
第三年看《OFF | SITE》的演出,今年同樣選了一個非常值得挖掘的老區──沙梨頭。 沙梨頭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故事的街區,曾盛極一時的造船業、木材行、䶢魚海味店等,甚至早期的賭業和色情行業,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