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節的未來──有關「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的思考

045 我們值得有一個真正的電影節 戲游花間 紙本月刊 藝文爛鬼樓

文:何家政

網址:https://aamacau.com/?p=36679

時間:2017年01月5日 12:12

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結束,其中影展總監馬可.穆勒中途請辭,並由旅遊局局長暫代影展總監一職,在澳門造成廣泛性的話題與討論,甚至遠在歐美的媒體或電影雜誌都有相關報導。總體而言,主辦方與民間反應兩極,主辦方認為成效顯著,獲得海外電影人士關注與讚賞,有效提升澳門的國際聲譽及推動旅遊發展,作為「旅遊項目」這方面的成效是相當成功的,只要看看街頭的廣告欄位,或隨意在網路上搜尋一下,就知道幾乎所有華文主流及非主流媒體通通都有報導,當中的關鍵詞有:馮小剛、關錦鵬、章子怡、張根碩等等,幾乎任何媒體都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焦點去報導。然而,民間或藝文愛好者卻認為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在放映活動安排上有許多缺失,大量派票的處理使到真正想買票的觀眾無法購票,最終使放映現場座位空空如也,讓外來的導演或嘉賓們留下「難忘印象」;除主場館外,各處放映地點均鋪上紅地毯迎接嘉賓,被批評為濫用紅地毯,給人金玉其外的印象;現場工作人員質素低落、放映技術問題多多、大部分影片欠缺中文字幕,亦讓觀眾留下不良觀感;甚至有聲音要求主辦方交待帳目資料,亦有獨立媒體指出籌辦影展背後的人員關係等等。

筆者認為澳門在大賽車、煙花匯演及光影節等等旅遊項目以外,增添一個電影節,這個想法有點大膽,但卻是可以理解的,澳門有許多五星級酒店為外地電影人提供住宿、交通、消費及娛樂;另外澳門也不乏舉辦頒獎儀式的豪華會場,在硬體和配套設施而言,要舉辦一個「電影頒獎禮」是易如反掌(操作上肯定不會比大賽車複雜),但若要把「頒獎禮」與「電影放映」結合在一起則要花點功夫,或許主辦方真的希望打造出「亞洲版康城影展」,首次舉辦即找來馬可.穆勒擔當影展總監,他是電影界公認最具份量的影展策展人之一,但可惜最終合作並不愉快,未來要找另一位影展總監穿針引線將遇困難;再來是重新思考選片人及節目策劃的人選,讓邀請回來的影片組合出具意義與方向性,同時平衡不同片種對應不同觀眾階層;要在華文地區推廣電影,中文字幕的處理亦需花費資源找翻譯和字幕公司,花費心思與發行商或出品方洽談;聘請具經驗且真正懂得影展行銷的人員進行推廣和票務管理,避免過份派票,尤其是中學生,因為不是任何電影都適合中學生觀賞;確保放映場館的投影和音響設備符合數碼影院的標準;確保放映質素,聘請具經驗之放映操作員,以解決放映過程中的奇難雜症。

旅遊局於 2016 年底與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合辦「第一屆澳門國際電影展暨頒獎禮」

旅遊局於 2016 年底與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合辦「第一屆澳門國際電影展暨頒獎禮」

 

不同國家地區的電影活動可以理解為三個面向:電影頒獎禮、影展(放映活動)、電影市場展(一系列攤位洽商活動、論壇或座談會),例如香港分成三個獨立活動舉行: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台灣則有四個部分組合一起:金馬獎、金馬國際影展、金馬創投會議及金馬電影學院。電影獎項志在肯定與表揚電影各環節工作者的努力與成就;影展志在培育觀影人口、開拓多元觀影口味、發掘潛在觀眾,為電影市場紮下根基、增強電影文化;創投會或市場展則搭建出資金/投資者與創作人之間的橋樑,讓投資者了解電影的發展潛力,亦讓創作人了解市場需求、增進商業策略思維;至於金馬電影學院是致力與年輕創作人保持聯繫,為電影產業注入新血,透過金馬電影學院踏入電影圈有《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再見瓦城》導演趙德胤等。

至於亞洲地區比較大型的電影活動首推韓國釡山國際電影節,其中除了放映來自69個國家超過300部多元電影之外,更建立了亞洲電影市場展(AFM, Asian Film Market)、亞洲電影計劃市場展(APM, Asian Project Market)、亞洲電影基金(ACF, Asian Cinema Fund)、亞洲電影學院(AFA, Asian Film Academy)及釡山電影論壇(BCF, Busan Cinema Forum),其中最為特別也常被忽略的電影論壇項目,為電影的未來發展方案提供理論基礎,讓世界著名的電影學術團體和機構提供發表研究論文的舞台,非常具有前瞻性。同時,釡山國際電影節與緊接其後舉辦的G-Star國際遊戲展示會,互相輝映、產生協同效應,電影產業與遊戲產業早已互相影響,例如各式美國英雄系列的電影與遊戲產品,最終匯流到IP產業的洪流中,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IP產業即具有長期生命力和商業價值的跨媒介內容經營事業,例如多啦A夢、龍珠、哈利波特、超人、蝙蝠俠或星球大戰等,由此產生的電影、遊戲、各式周邊產品、版權金、甚至主題樂園等。IP產業可說是捉緊「迷文化」的長期產業。

澳門首次舉辦的IFFAM合共花費了約五千多萬,是否物有所值?會否被其他同類形但名不符實的電影節所拖累?澳門每年舉辦的城市節慶是否已經太多?再加一個電影節是否合適?這些問題都與總體的城市定位、營造和品牌建構有莫大關連。

康城影展固然是國際知名,全球每年都有過百電影節在舉行,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每年都舉辦CineVegas電影節活動,電影節早已成為各大城市節慶的一部分,澳門可說是跟上了潮流。但澳門其實未必要向遙遠的康城學習,在亞洲地區亦可找到學習對象,如上述提及的香港、台灣及韓國等,在城市推廣、建立電影產業聯繫及培育本土電影文化和人才幾方面都可以獲得良好平衡的。

至於IFFAM的舉辦與本土電影發展的關連性為何?會否有所幫助?筆者認為現在談論這些問題還言之尚早,畢竟澳門劇情長片的產量不多,數量和質量仍有許多發展空間;電影文化和推廣活動亦未成氣候,這需要長期的培育和資源投入與恰當的推廣策略。因此,澳門除了舉辦影展與頒獎禮以外,還有許多電影推廣工作等待去做,康城影展也不是第一天舉辦就能獲得市民認同和吸引旅客,需要長時間人文藝術修養的沉澱,可見文化政策的重要性及對旅遊產業的助益,亦是城市發展和定位的重要座標。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