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藝文爛鬼樓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瑪麗醫院給我的飲食指南
腎以食為本 2014年9月17日|文:陳汶燁|https://aamacau.com/?p=11251

在香港瑪麗醫院留醫期間,負責診治我的醫生團隊每天藉著抽血和驗血,跟蹤我的腎功能指數,即肌酐素的高或低。這個指標非常重要,一般正常人其指數大約為50-90,當指數達到100-200時,已顯示其腎功⋯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房子,日常生活大本營
挪威農場生活-挪威人帶給我的生活處世之道 2014年9月17日|文:Nic(文/圖、投稿)|https://aamacau.com/?p=11249

在2013年的夏天,當我在挪威奧斯陸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生學習後,便到了挪威一個被譽為北緯度上的城市-特郎素(Tromsø)。 特郎素是一個只擁有七萬人的城市,與其把它說為一個「城市」,「鎮」更加⋯

移動書藝文爛鬼樓
望廈聖方濟各堂及嘉諾撒修院:百年修院的前世與來生 2014年9月17日|文:Alex Lou|https://aamacau.com/?p=11243

平日在俾利喇街行走時,街上看到是車水馬龍的馬路,以及密集的高樓大廈,它是一條典型的城市街道。不過,在這條單調的街道上,卻存在著一座不一樣的建築物,那就是望廈聖方濟各堂及嘉諾撒修院。然而,修院地段⋯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街角書店 2014年9月15日|文:陳汶燁|https://aamacau.com/?p=11194

位處羅神父街、開業多年的「悅書房圖書禮品店」營業至九月底結業,作為多年支持者的我,對於書店要結業在感到可惜之餘,內心不免慨嘆,在澳門真正屬於居民可以親自前往訂購各類型圖書,或索性在店內坐下,好好⋯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雀仔園在黃昏 2014年9月10日|文:馬竇|https://aamacau.com/?p=11130

某個特別炎熱的黃昏,經過雀仔園的小販檔前突然想喝凍飲。 小販阿姨打開冰箱,發覺裡面只剩下兩支凍飲,此時又有另一個客人來買凍飲。按照正常的情況,我和那位客人應該都能各得凍飲一支,邊痛飲邊快樂回家⋯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蘭嶼的細節 2014年9月10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11117

暑假來到,辦公室十個有九個去台灣度假。台灣是澳門人理想的度假地,近年越發熱門。那大蔥我也來一探究竟吧! 先到臺北,大都市並不很感興趣,但對幾點印象深刻。一是對單車的友好,單車可以進入地鐵,單車徑⋯

移動書藝文爛鬼樓
今年三月在香港治療期間拍下的瑪麗醫院景觀
腎友心聲 2014年9月10日|文:陳汶燁|https://aamacau.com/?p=11118

作為一名腎友,我明白,我們需要思考的事情比別人多,過去不在乎、不在意的,現在要想得很仔細和全面,包括照顧父母、工作、要維持腎病下的健康,千萬別傷風感冒,否則容易引起併發症,還有,是否適合談戀愛甚⋯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道路指標 re-design
字體隨意走走 2:澳門公路標誌是一本天書 2014年9月2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10832

人類在城市中移動、聚散及互動,是讓一座城市能有機存在的總和。一個好的城市路標指示能順利地到讓你到達目的地,或在迷失中帶領著你,故環境視覺設計(Environmental Graphic De⋯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來,去 2014年9月2日|文:蘇麗欣|https://aamacau.com/?p=10831

身體,是一個載體 帶我們來到這個時空 學習 當一個課程結束 我們都要回去 等待 下一個課程的開始 來 小生命誕生了,由醫護人員的協助來到這個世界,躺在母親的懷裡,感受著人世間第一份的溫暖,慢慢地⋯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利斯戰役中被德軍俘虜的葡國士兵,人數約在6,500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歐戰紀念館:尋找澳門的一戰記憶 2014年8月27日|文:Alex Lou|https://aamacau.com/?p=10687

在寧靜的加思欄花園上有一座圓柱形建築物,看似堡壘中的小塔樓,屹立在花圃草木間。粉紅的色調在綠意油油的花園中格外顯眼,使它成為這裡的地標。步近塔樓的大門,看到旁邊寫著「大戰將士花園1914 –⋯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晚春》裏的紀子
豆腐味淡,但人們雖要豆腐。──在小津的《晚春》 2014年8月27日|文:何老篤|https://aamacau.com/?p=10686

小津的《晚春》,是1949年的事。那時的日本,剛從戰爭過後沒多久,人們正想努力過新的生活。 家裡只有兩父女,父親周吉(笠智眾)是位敎授,女兒紀子(原節子)也快30歲了,父女關係非常融洽。女兒收拾⋯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圖為原新城規劃草案中A區的模型
公共空間就是最好的「文化用地」 ──從新城A區土地使用「新規劃」說起 2014年8月27日|文:莫兆忠 (劇場工作者、評論人)|https://aamacau.com/?p=10688

對於填海,我心有不甘,但形勢總是比人強。唯一感到有意義的是,政府的新城填海計劃的確引起不少澳門人開啟了對土地、對城市規劃、對城市生態的關注,在兩次公眾諮詢中,我們看見很多人主動提出意見,不管這些⋯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