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味淡,但人們雖要豆腐。──在小津的《晚春》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何老篤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686

時間:2014年08月27日 11:11

小津的《晚春》,是1949年的事。那時的日本,剛從戰爭過後沒多久,人們正想努力過新的生活。

家裡只有兩父女,父親周吉(笠智眾)是位敎授,女兒紀子(原節子)也快30歲了,父女關係非常融洽。女兒收拾父親替換下來的大衣和襯衫、做晚餐、給家裡打點了一切家務。特別一項獨有的權力,就是不給父親約牌友打牌。相對於妻子和丈夫之間,女兒管束老父特別容易,掌上明珠一撒驕,父親就無可奈何,必須服從。

可能在戰時的後勤任務過度勞累,令紀子身體狀況不太好。是因戰爭的關係誤了婚期嗎?現在的父親開始憂心了。女兒在家裡是好,可是並不可能永遠的讓女兒在家裡。這或許是當時日本社會的寫照。

《晚春》裏的紀子

《晚春》裏的紀子

獨女出嫁,對於父親來說,通常是「已知的事情」:在當時的觀念,女兒成家將會前往幸福所在,出嫁的對象父親透過說媒也知道了,是叫作三島的青年才俊。

可是對女兒來說,出嫁是「未知的事情」:雖然父親不會給自己選一個很壞的人,可是出嫁就意味著要離開這個熟悉的家,她的日常生活也會改變。在紀子心中最重要的,不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希冀,而是父親將會由誰來照顧?獨留年邁老父在家中怎麼辦?

從姑媽口中得知,若果沒有人照顧父親,有一家的寡婦願意和父親結成一對,所以父親的事大可放心。

雖知,即使紀子出嫁,但偶爾回到父親身邊,也可維持現在家的現狀。但如果老父再娶,即馬上破壞了紀子心中「家」的結構,父親與後母在家,到時未必可以說回去就回去,因為可能「不便打擾」。後母畢竟不是母親,紀子有時在家對父親的嬌縱,在後母面前也可能形成尷尬的氣氛。

替紀子想到這裏,我明白了原節子的表情了,和影片前半部份笑面迎人完全不同,紀子的內心產生了變化。

紀子的表情,讓人感覺到她好像是在「怨」。「怨」些甚麼呢?

是自己的出嫁?離家的不捨?還是爸爸將會給人搶走?紀子是否覺得她應該繼承媽媽,去接受老父周吉對媽媽的忠貞?紀子是不是覺得父親希望她出嫁,好像是被父親趕出家門?這種父女間的微妙感情,很難說清。

可是,原節子的表情是「怨」嗎?我心中的紀子不會是這樣的!我心中的紀子,永遠溫柔。

就此,父女倆進入了一個怪圈。紀子對父親周吉說我不嫁,要留在爸爸身邊,因為要照顧你;爸爸說不用如果要照顧可能會續弦;可是爸爸一旦續弦,紀子原來的家就變了質,所以紀子不想出嫁。我想這是單親爸爸與獨生女的家庭困境吧。

《晚春》裏的紀子

《晚春》裏的紀子

《晚春》裏的紀子

《晚春》裏的紀子

最後父親周吉還是說服了紀子︰
「我已經56歲了,將要走到人生的盡頭。
而你的婚姻生活將會開始,
你即將開展人生新的一頁,
需要你和三島一起去經營生活,
其中並不包括我,
這是人生和人類歷史的一種秩序,
婚姻起初並不一定會幸福,期望突如期來的幸福是錯誤的想法,
幸福是需要等待的,是要你自己去創造的,
幸福是要通過努力取得,
你要用對我的愛,放在三島身上。…」

戰敗的日本人努力生活,戰時死別太多,餘下的親情彌足珍貴。可是生命永遠向前,並不可以永遠停留在一刻。即使紀子如何想繼續留在家中照顧父親,父親也非常清楚地說,你將來的生命,並不包括我。將來的生命無論如何都需要自己去走,嘗試著和伴侶互相扶持,每個人皆是如此。

家庭總是給人們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儘管家庭沒有被強行撕裂攪碎,時間亦會將之消解和重構,家人總是會出生成長和老去死亡,作為家庭的一分子,家庭不停變遷中學習更新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生命歷程的殘酷最終讓紀子信服,最後紀子從閨房盛裝出嫁,只有父親周吉、姑媽、紀子三人,紀子向父親拜謝養育之恩後,緩緩走出。

送嫁的姑媽也只替她拿了兩個小皮篋,跟著後頭,回顧再看,甚麼都沒有剩下。

閨房裏的鏡子再也照不到紀子。

出嫁是離別。

最後三島這個角色並沒有在片裏出現,周吉答應了紀子最後也沒有續弦,因為這些來說,對紀子已經不再重要了,紀子一定會得到她的幸福。

在澳門的豆腐花,通常會配以調和好的糖水和薑汁。
我曾經吃過一次,豆腐花吃著吃著都是甜的,到底層全是薑汁,味到雖然有點重,但吃完驅了寒氣後,身體會覺得温暖。這一部《晚春》,讓我想起那次吃豆腐花的感覺。

donation-ad
《晚春》裏的紀子和父親周吉

《晚春》裏的紀子和父親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