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今年六月,澳門市民開始在街頭看見這些藝術作品。其中放在歐華利前地休憩區內,即舊法院外的街頭的《開心大頭》作品最惹爭議,加上時近鬼節,更被市民評為「恐怖」、「核突」、「個心離一離」等,作為主辦單位⋯
中秋人月兩團圓,滾動傀儡另類劇場將在中秋期間上演「大人細路一起看」系列偶劇《海盜婆》,希望和大家一起遊走路環市區尋尋寶。「製造一些自己的回憶。一家人、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在這周圍走,去找一些無形的寶⋯
也可以是環境劇場,也可以是海事工房,或是工廈、舊法院的黑盒劇場。賀一誠先生——不是為了選舉,不是為了握手合照——你會願意買張票,去了解一下選擇在這些場地演出的藝團想說甚麼嗎? &⋯
你初次接觸劇場是甚麼時候? 筆者忘了初次看話劇是甚麼時候,但首次對「劇場」一詞比較有深刻印象,大概是中學時代接觸到的Theatresports。作為學生,當時的觀賞經驗是被動的,不知道一班陌生人⋯
賀一誠在政綱宣講會上,既提到「路環沒有大規模發展的需要」,又反問麥瑞權議員「例如你是建築界的,你建的樓有多少是環保?」讓澳門關心環保的朋友們都叫好,似乎看到了希望在明天。然而筆者沒有那麼樂觀,恕⋯
香港正正經歷著大時代。 而大時代,少不了丁蟹。 丁蟹是誰? 他孔武有力到可以空手打到人非死則殘,毫不節制。而且衝動、橫蠻無理、躁狂,頭腦簡單,但卻又諸多理論、自以為是,例如可以一拳⋯
由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所引起「反送中」的風波不斷。經歷了兩個月,由警察武力失控、黑社會之手高調介入、市民投訴無門氣憤難平,到最近示威者疑被警方布袋彈所傷致永久傷殘等等。而香港政府亦冷待民間所⋯
8月11日的晚上,我與朋友在燈光明亮的食店中,不敢相信手機顯示出來的新聞,不敢打開那些滿是鮮血的視頻。平行時空的另一端,是明目張膽的暴力:地鐵裡放催淚彈,走在街上突然被打、被捕,地鐵裡突然被推下⋯
台北數年前開始,就表示基於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的濫用與不當使用「對環境危害及對民眾之健康風險」,開始積極推動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政策。台灣大學早前也宣佈,於今年7月1日起再推行禁用美耐皿餐具政策⋯
春末的4月初,趁暑熱沒來的時候,父女倆去香港的南大嶼郊野公園露營三天兩夜。這次跟往常的親子露營不同,是要讓小蜜蜂初嘗野外求生的技巧。 澳門一直而來都是福地,除了每年颱風外沒什麼重大災害。但到了天⋯
六月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春季時段剛結束,正是稍歇時候。 此刻,初夏艷陽花開,遊人稀少,沒有了因「藝術祭」而有的特別安排,對遊客的我們來說雖會有一點點不方便,但卻可以看到小島回復生活的本來面⋯
因為健康問題和一些個人原因,在過去一年,我執筆的次數寥寥可數……因現階段情況好轉了,我便能再次執筆,將過去一年所經歷的事情,在文章裡逐一向大家道來。 回顧這一年多的時間,我面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