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過去的星期天下午,何東圖書館著實熱鬧,未入中庭,遠遠便見到許多市民圍成一圈,原來是澳門樂團在演奏古典樂,而名家講堂的《楊照──閱讀這個世界》又開始在即。 在一個多小時的講堂裡,學養淵厚的楊照把⋯
本地製作電影《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早前分別在本地兩家戲院前後上映了差不多三個星期,如果跟主流商業電影比較的話,《堂口3》的上畫映期已超出不少荷里活和港產片在澳門上畫的時間了,那都是多得很多澳門⋯
有報道指「公民抗命」電影《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將不會在全澳戲院上映,被市民諷為「澳門沒有夢想」,質疑是片商自我審查而被禁播。「如果是政治打壓,就真係無謂!」獨立電影導演許國明認為,即使這⋯
多得媒體廣告社交平台朋輩間落力催谷,《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可說是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之一,筆者趕得及看到新春前夕最後的加場。 看完電影跟朋友談論了一會,我說我想寫一篇觀後感。朋友告訴我,現在⋯
毫無疑問,澳門愛好看電影的人,尤其是愛澳門電影的人,在過去十幾天,心情激盪。 集合最多本澳錄像與電影創作人的《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得以拍完上畫,而且還在澳門的院線播放超過十天,放映時間已經比⋯
下班前和同事說,今晚去看澳門電影。 她們問︰「邊個明星做架?」 我說︰「講你都唔識。」 又回︰「車!咁睇黎做乜。」正想考慮告訴該片的策劃,你們宣傳可能有問題之際。 另一個女同事說︰「啊……嗰個⋯
本地電影《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今天就是首映了。上映在即,問監製朱佑人對票房有何期望?「我梗係想場場滿㗎喎。」當我們談論澳門電影時,我們終於可以談論票房。到底會有多少澳門人買飛入場看澳門電影⋯
這次在永樂2院的澳門電影週,我幾乎每天都有去看。 先說一下,我看了《亞明的澳門》、《夜了又破曉》、《痕跡》、《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這四部都是本土制作,當中除了《亞明的澳門》是首次觀看,其他三部⋯
今天終於看了十八年前無緣看到的澳門本土電影《亞明的澳門》。 這是導演的故事,非常簡單。美國讀電影回來的青年,想在澳門拍片,到處找資金,一個人一個人問,每個機會都不放過。本片以夾敘夾議的手法描述了⋯
朱佑人/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碩士學位, 畢業作品《亞明的澳門》參加多個影展。九九年完成第二部作品《沉默澳門人我不是》,作品繼續關注澳門人對澳門城市的感受。同年為澳門回歸拍攝了《忘不了, 19⋯
對於一個地區的電影發展歷程,通常都以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導演、演員等作為基本座標再延伸討論,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從大環境的變化對本土電影錄像發展的影響作為切入點來作簡單介紹。 回歸前的情況⋯
下表為這些年來曾公開播放的一些作品,由於數量眾多,難免有誤及遺漏,歡迎讀者指正,一同為屬於我們的影像資料整存而出力,同時也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再看到這些作品。 點下圖放大或按此觀看大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