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澳門愛好看電影的人,尤其是愛澳門電影的人,在過去十幾天,心情激盪。
集合最多本澳錄像與電影創作人的《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得以拍完上畫,而且還在澳門的院線播放超過十天,放映時間已經比一些在澳門播放的外地電影長,澳門的電影院不可謂不支持。激情過後,要前進,必須檢討。
《堂口故事》系列都是由很多小故事組成,在100分鐘內給澳門的創作人作嘗試。《堂口I》距今有點遠,《堂口II》參加過葡萄牙和日本的影展,《堂口III》則是進行式。可以看得出,拍板視覺藝術團製作《堂口》系列的用意,是給新晉的電影工作者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可以讓大家亮相。今次《堂口III》的三位導演,他們其中有科班出身,有已在行業中打滾多年,或曾在一些有名的影展中獲得獎項,對比《堂口II》的導演們是來自錄像、電影的好手,《堂口III》的創作背景似乎顯得更專業。
近年澳門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而當中的電影製作,可以說是極度燒錢,但卻是容易被看到的一個項目,正因極度有魅力,近年全澳都有不少青少年拿起攝影機拍攝短片。年青人製作錄像,或會偶有佳作;票房億萬的大導演,或下一部電影就會票房慘淡。正因如此刺激,所以每一次都是重新出發,故此,創作人的心態極為重要。究竟是為了想出名?還是因為想拍攝而隨便生成一個故事出來?非得要說故事的話,是否一定要去拍攝?寫出來成為小說不是更便捷?為什麼非得一定要拍成電影?
其實,即使大家覺得我是廢話,我也想說︰只有好看的電影與不好看的電影。即使分成類型片較易歸類處理,但不好看也是白搭。
像《堂口III》這三套劇情懸疑片,即使後製、音效、調色如何如何,也必定只是輔助,只能是為故事服務。故事有其自身韌性,演員表演是最直接的途徑。
拍電影最緊要的是錢,錢不夠如何拍?要拍就要想辦法!省時省力省景省人,每一次開機前都要算得非常精準。《堂口III》中,周鉅宏的《見光》看來應該最省,演員有梁建婷、楊斌、陳世平、大鳥,以及一名小朋友、兩名收數佬加埋共七人。景有︰停車場(車內)、南屏雅聚門口、朱佑人家(門口、客廳、房間)、一架VAN仔過大橋(車內)、看劇照還有一景是在茶餐廳(剪了)。沒有《INA》的弦樂隊、飛車,沒有《熊媽媽的咆哮》裏的喜宴、一隊警察衝鋒(制服也是錢啊),相對於大場面,《見光》看起來小巧輕盈。
至於故事方面,《熊媽媽的咆哮》懸疑性十足,故事發展的客觀條件建立在︰「錄影帶的重要性」和「弟弟剛好從皮篋伸手按到錄影機」上,再而熊媽媽的精神心理演化。場景前前後後順、倒、插序式的調度足以顯示導演對駕御故事技巧的信心。於我來說還有不少零零碎碎的疑問需要整理,例如至今也不明白為何當爸爸的必須蒙面,當中的理由是什麼?這些問題我從戲院帶回家,這是導演的用意?還是作為觀眾應該調整自己去解讀?
而《INA》和《見光》則是一個線性的故事,順序地陳述內容,但當中亦有不同。《INA》運用了豐富的鏡頭調度技巧,特寫、跟拍等等技術運用自如。面譜、沐浴等等文學上「象徵」的手法不難看見,短短的三十分鐘,場景手尾呼應(例如在廁所中女生們以「弓弦插到旁邊的人」來取笑女主角,最後一語成籤,用同樣的提琴弓插到男友頭上,「宿命」成了解困之要件),如果要再挑剔,我會說其他演員們的演技略為生硬,這是需要給予更多磨練的機會。最後,那兩名開始就表演的粵劇演員,亮個相還好,到了南灣湖表演,武打功架略嫌軟了下來,這種隨便,觀眾是會看到的。
我看過周鉅宏的《少男的祈禱》,風格不同。加上這次的《見光》,在這兩部片來說我覺得周鉅宏表現還是穩定的。看過《見光》的觀眾,對這個故事環環相扣地進展、延伸不會陌生︰情侶疑似中了彩票,而男友(楊斌)懷疑女友可能會獨吞而發火,女友(梁建婷)則為此而開始懷疑男友的愛,女友父親(大鳥)知道男友突然發達而變得烚熟狗頭,女友舅父(陳世平)也知道他們中獎而扮熟埋堆,與本為冤家的女友父親相約埋屍。周鉅宏如果在現有基礎上,再大胆一點,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不過這得要看機緣了。對於一位還在學的學生,想在澳門拍電影,現階段「穩定」和「睇餸食飯」尤其重要。
澳門出產一部電影甚為難得,但雖如此,批評比讚賞還是來得重要。事關電影上檔了,隔壁放映廳的不是美國荷里活片,就是有大明星的港產片。上院線電影就是要和這些電影比拼,參加影展比賽就是要和各國電影大師比,而不是和澳門其他的家庭錄像故事片來比。對,是很殘酷,但澳門真的要拍電影,不是拿了投資贊助,不是拍個自high爽快,喊action過導演癮,便必須面對這種殘酷,因為現實就是如此。現在不比以前,網路隨手可得的電影link,很多都比《堂口III》好看,我為什麼要去看《堂口III》,除了我自己澳人愛澳之外,說故事者必須要有一個挖空心思的理由來說服不是澳門人的其他觀眾都入場。
故事,一切都回歸人。戲劇結構來來去去就是這些,故事說得好不好則靠講者自身的覺悟。如果以為會使用鏡頭、調色、剪接、音效就會拍出好電影,就等於不識字的農民覺得有人會拿筆、會用電腦打字便會寫出驚世文章一樣。一般故事,會拿筆、會運鏡誰都會講,想更進一步,比的除了是對觀眾的計算,還有說故事的境界。《冰毒》的導演趙德胤,用了約一萬美金,拍出如此好看的電影,真是匪夷所思。蔗渣的價錢拍出遠超過燒鵝肶的味道,大家不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