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務局的《檢討行政條件制度》諮詢文本中,建議僅可以在酒店場所及純商業樓宇經營的,除了劇院,還有電影院。電影團體影意志(澳門)項目策劃蔡嘉儀認為,有關建議對小藝團舉辦放映活動限制較大,如只能在酒店⋯
鏡頭一:孩子們鑽到塑膠中間,想做一個溫暖的窩。 鏡頭二:小女孩撥開塑膠碎片,用手捧了把水來洗臉。 鏡頭三:男孩把塑膠丟入火中,燃起黑煙,但也幫忙煮好了飯。 鏡頭四:一群羊來到了剛剛運來的垃圾堆裡⋯
今年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邀請了日本女導演河瀨直美(Naomi Kawase)到來,作為影展的焦點導演,實在是澳門影迷之福,她出席了七月二十三日的講座《河瀨直美:記憶之森林—生死與身體的風景》,以⋯
隨著社會走進老齡化甚至高齡化的現實,有關老人問題、醫療、生死議題等的討論也日漸多起來,然而,較多人關注的可能還是有關福利政策方面的問題,卻較少有談及老人與照護者、家人之間這些其實更埋身的問題。去⋯
今年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開幕電影《日常對話》,引起了觀眾席中小小的議論。從題材內容到拍攝手法,都與我們一般理解的紀錄片有點不一樣,影片的主線是導演黃惠偵在處理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希望走⋯
在繪本書屋裡幫忙,讓我認識了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這些詞彙,也學會同理這些與普羅大眾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人的處境,甚至從這些不一樣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人格特質,那些曾經令我受挫⋯
在今年「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場刊中,一開首便為「紀錄片」作如此解說──「就是『生命』加上『影像』。」然而,似乎如此易懂和親近的這個影像媒介,平日卻不是那麼容易接觸到,一般商業影院不會放⋯
剛過去的四月,正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行的月份,我從幾百部參展電影當中,選了二十二部心頭好觀看,當中我最喜歡的,正是這部匈牙利導演 Ildikó Enyedi 的作品《夢鹿情緣》(⋯
自2015年9月開始試營運的戀愛電影館將於今天(30日)晚上開幕。 承辦營運的拍板公司負責人Rita及朱佑人接受《論盡》訪問時表示,希望電影館能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而除策展及舉辦工作坊外,電影館⋯
二十年前,他們或許可以: 「Choose life, Choose futur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 二十年後的今天,他們好像多了很多選擇,除了⋯
新年伊始,總愛回顧去年看過甚麼好電影,2016確實看了不少意味深長的好片,當中一部,也是去年最愛電影之一,應算是由德國女導演 Maren Ade 執導的《爸不得妳快樂》(Toni Erdma⋯
吳衛鳴局長要退休了,當晚網上瞬間泛起一片哀號,周末過後又再回歸平靜。是風過無痕?還是暴風雨的前夕? 對於吳局的離開,作為文化從業員,心中有不捨,亦有不安。回想當初,文化局經歷了一段「外行領導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