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喜歡澳門這座城市嗎?澳門開埠五百多年,除了建立了一般認知的城市輪廓之外,還有什麼讓你有印象?你有細心留意過公車站牌的字型是否一致、扶手電梯的配色跟環境是否適合嗎?手上的傳單,路上的垃圾桶,看到⋯
2010年底「論盡澳門街」出版了一期關於文化遺產的專題,其中有文章提到澳門政府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相比一切榮耀歸於文創產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卻受到冷待。差不多三年過去,情況似乎沒有太大變化。 以空⋯
以直島作為跳島的中途之家,不只是藝術祭眾多重要作品集中在此,也因為直島是首先以藝術作為導向,擺脫垃圾之島惡名的島嶼。「如果藝術真能把工業化日本在直島的影響整個消除,或許我能看見江戶時期或更早以前⋯
一位香港年輕人中學時和家人移居了海外,今年春節回港度歲。大年初一,她與昔日玩伴去了志蓮淨苑,不為燒香祈福許願,只為一睹那聞名的仿唐寺院建築,親身體驗那片空間的一切。 淨苑在籌劃興建時,已把弘揚佛⋯
位於四國和日本本島之間的瀨戶內海,美麗平靜的海域上散落了三千多個島嶼,由於都市經濟高速發展,人口向城市流動,勞動力的缺乏及現代化的發展,使這些以傳統農耕和漁業為主的小島逐漸式微,大城市不但擁有資⋯
多年前,在香港電台當藝術總監的陳法興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好像是在沙田大會堂),卻收到政府相關部門通知,指其中有照片不雅,勒令必須把問題照片撤下,要不便需設法把照片中不雅部位遮蓋起來。 那張問題攝⋯
面對七一回歸日遊行,香港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在此之前,澳門竟也有六.三零全民倒陳大遊行,要把庸碌無能,涉以權謀私的行政法務司長陳麗敏叫下台。兩地所以陷入政治困局,全因為市民對行政長官既沒選舉權也沒⋯
想想看,如果學習器樂卻沒有樂器,學習舞蹈但沒有體驗節奏的引導,學習寫作則沒有善用詞彙的意識,你可以期待這樣的學習結果達到甚麼樣的素質水平? 我們的社會有一類怪獸成年人,他們少有以「拉小提琴會影響⋯
剛過去的周六下午(15/06),在論盡辦公室有一場座談,圍繞近期三個觸碰社會議題的影像及劇場作品而展開,分別是:澳門大學傳播系新聞及公共傳播課程三年級學生所拍攝的《2049》、葛多藝術會劇場演出⋯
一開始的時候,是被網上這篇文章吸引住,是台灣藝術工作者、生態藝術研究者周靈芝所寫的英國諾爾衛斯特(The Knowle West, Bristol)進行的生態/藝術社區發展計劃。文章從幾個基本的⋯
提起世界名畫,一般民眾,包括學校的普通科或通識科教師,幾乎在第一時間就想到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或許有人接著會說「最後晚餐」。如果再追問下去,得到的答案大概是梵谷的「星夜」,能夠再舉出梵谷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