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短片《撞牆》入圍第 5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成為首個澳門電影創作人入圍金馬獎的作品。導演孔慶輝接受《論盡》訪問時稱,對於作品入圍緊張又興奮,強調整個短片由幕後設計、技術以至演員皆是清一⋯
一年一度,真正屬於澳門人的電影節「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當中的重頭環節「澳門製造」將於明天開鑼了。今屆作品同樣出色,在此為大家推介部份很值得一看的劇情片和紀錄片。 《再見不見》 近這十年,不少熱⋯
本地製作電影《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早前分別在本地兩家戲院前後上映了差不多三個星期,如果跟主流商業電影比較的話,《堂口3》的上畫映期已超出不少荷里活和港產片在澳門上畫的時間了,那都是多得很多澳門⋯
多得媒體廣告社交平台朋輩間落力催谷,《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可說是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之一,筆者趕得及看到新春前夕最後的加場。 看完電影跟朋友談論了一會,我說我想寫一篇觀後感。朋友告訴我,現在⋯
毫無疑問,澳門愛好看電影的人,尤其是愛澳門電影的人,在過去十幾天,心情激盪。 集合最多本澳錄像與電影創作人的《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得以拍完上畫,而且還在澳門的院線播放超過十天,放映時間已經比⋯
下班前和同事說,今晚去看澳門電影。 她們問︰「邊個明星做架?」 我說︰「講你都唔識。」 又回︰「車!咁睇黎做乜。」正想考慮告訴該片的策劃,你們宣傳可能有問題之際。 另一個女同事說︰「啊……嗰個⋯
這次在永樂2院的澳門電影週,我幾乎每天都有去看。 先說一下,我看了《亞明的澳門》、《夜了又破曉》、《痕跡》、《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這四部都是本土制作,當中除了《亞明的澳門》是首次觀看,其他三部⋯
今天終於看了十八年前無緣看到的澳門本土電影《亞明的澳門》。 這是導演的故事,非常簡單。美國讀電影回來的青年,想在澳門拍片,到處找資金,一個人一個人問,每個機會都不放過。本片以夾敘夾議的手法描述了⋯
朱佑人/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碩士學位, 畢業作品《亞明的澳門》參加多個影展。九九年完成第二部作品《沉默澳門人我不是》,作品繼續關注澳門人對澳門城市的感受。同年為澳門回歸拍攝了《忘不了, 19⋯
對於一個地區的電影發展歷程,通常都以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導演、演員等作為基本座標再延伸討論,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從大環境的變化對本土電影錄像發展的影響作為切入點來作簡單介紹。 回歸前的情況⋯
下表為這些年來曾公開播放的一些作品,由於數量眾多,難免有誤及遺漏,歡迎讀者指正,一同為屬於我們的影像資料整存而出力,同時也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再看到這些作品。 點下圖放大或按此觀看大圖
⋯儘管自回歸前後到現在,不同民間藝團都曾辦過一些獨立電影放映活動,但這些小型影展多在民間藝文空間中進行,而這次由影意志澳門分會所主辦的「第一屆獨立電影節」,放映方式卻不一樣,把地點設在澳門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