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文遺會表示若片區被評為文物,未來活化或會受限,去年曾於網上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停止清拆荔枝碗船廠的葡裔建築師João Palla認為,文遺會是受到影響才會得出有關結論,「因為我不想相信文化遺產⋯
如果你有三座船廠的空間,你會用來做甚麼?理工學院空間展示設計課程的準畢業生今年就以荔枝碗船廠為題,進行活化設計。有學生認為,政府近年的保育工作不足,又希望政府可善用土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 空⋯
如果說,文遺保育是澳門近十多年來最受關注的社會議題之一,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尤其是澳門歷史城區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前後幾年,從重建下環街市、藍屋仔爭議、東望洋燈塔景觀危機、拆卸望廈兵營、主教山景觀問⋯
政府為着發展旅遊,又打路環九澳村的主意,想要打造「古村遊」,不少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亦曾表示支持開發聖母村成為旅遊景點。但有多位於去年底曾到聖母村遊覽的市民先後反映,九澳聖母村七苦聖母堂旁邊數間正⋯
澳門土地資源缺乏,人口密度高,或為「保育」、「活化」、「增加人流」,不少被丟空的舊建築均會被翻新或擴建,以騰出空間安插新設施。但環觀近年發生的「活化事件」,如:南灣舊法院改建成新中央圖書館、龍環⋯
澳門近年不少歷史建築的保育議題都引起社會極大迴響,然而,政府的保育措施不是「異地保留」,就是原地只保留外立面,內部大改造。這種徒具外殼,而抹殺了原有的特色和氛圍的保育政策,往往被稱為「外牆主義⋯
愛都酒店 2015年4月,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提出擬愛都酒店重建計劃,擬將該處改建成具體育設施和文康類的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具100個車位的停車場及全天候游泳池,或成為演藝學院。社會爭議不斷,質⋯
那棟有着泥紅色瓦頂的綠色小屋,對許多澳門人來說幾乎是無法察覺的存在。 從幽靜的嘉思欄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隨風飄揚的紅白藍帆布,和沙塵滾滾的工地。這裡曾是兩座神秘灰藍色建築的原址,像對患了自⋯
環顧澳門,不少舊建築皆有被翻新再利用,但不難發現,一間間舊建築的硬件翻新過後,多以博物館或展示室的形式重新開放,亦僅此而已。開幕的熱鬧過後,陳列展示十年如一日。社會亦有意見質疑建築空間的使用僵化⋯
荔枝碗船廠自去年4月出現爆柱事件後,政府一直圍封。海事局曾表示已清除鬆脫部件,局方亦會作日常巡查跟進處理。有船廠代表表示,政府已不續發水位紙,即要搬離船廠。船廠代表表示,除不捨幾十年在荔枝碗的造⋯
「很奇怪,荔枝碗號稱華南或東南亞地區最具規模的造船廠,但已經沒有船。」面對眼前極待修繕的舊船廠,一直致力推廣本地造船文化的談駿業不免無奈,「我們不是要行業復興,但文化符號可以回來。這是我們的回憶⋯
現時澳門眾多文物建築,除了宗教用途,不少早已失去原有社區功能,被規劃成一間間博物館或用作商業用途。被用作公證署已超過半世紀的仁慈堂,是其中少數仍然「活著」、延續昔日功能的文物建築。立法會第一常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