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區錦新
官員收地不力 惹瀆職受賄之嫌 2016年07月26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2431

「社區發展新動力」到廉政公署遞信,指有15幅面積合共約7萬平方米的土地,分別於2013年至2015年屆滿25年批租期,但前任及現任運輸工務司司長、工務局長在收地過程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要求廉署⋯

即時報道
吳區批澳基會成權貴分錢俱樂部 促特首撥亂反正 移水救老 2016年06月13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0967

「暨大一億」事件引起公眾再次關注澳門基金會濫批資助的問題。議員區錦新及吳國昌召開記者會,批評基金會在今次事件上,令市民憂慮打開無規範無休止的公帑外流缺口,因而引致不幸的社會意見撕裂。建議將撥給基⋯

即時報道
官︰關閘癱瘓不影響旅遊形象 洪榮坤︰你試下濕身兩個鐘! 2016年05月8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953

關閘出入境早前出現電腦系統故障,令關口一帶人潮迫爆,附近交通幾乎癱瘓。立法議員區錦新出席「澳門論壇」時表示,今次事件反映澳門承載力爆燈的問題,依靠大量的自助過關系統處理通關人流,當系統出現故障⋯

即時報道
房屋規劃一片空白 區錦新︰五年規劃如同萬金油 2016年05月4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844

議員區錦新批評,「五年規劃」與政府每年的施政方針「熟口熟面」,「只係純粹喊下口號,睇唔到有咩實質既嘢能夠落實。」他指出,「五年規劃」提及政府分四個階段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分別是「加速建設一⋯

即時報道
醉駕撞死人不顧而去獲輕判 死者女兒︰難以接受 2016年04月24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642

醉駕撞死人不顧而去,肇事者減刑9年及減賠償金至180萬元,引起社會嘩然︰澳門人生命何其廉價?死者女兒馮女士今日主動聯絡傳媒,不滿法院最終判決,「醉駕撞倒人已經唔啱,仲不顧而去,一個咁冇責任既人⋯

即時報道
傳染病大樓爭議不休 三份辯論動議戰立會 2016年04月20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445

  傳染病大樓的爭議不休,社會意見認為有關計劃一旦實施,將對市民帶來極大威脅及潛在風險,因而引起不少市民群起反對。而立法會大會今日就「破天荒」有4名議員提出,合共3份有關傳染病大樓選址⋯

即時報道
傳染病大樓安全與距離無關 內地專家:國際標準不用太在意 2016年04月1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8923

【澳門式標準】為證明山頂新傳染病大樓貼近民居無問題,衛生局請來三名內地衛計委專家來澳出席介紹會。中國疾控中心實驗室管理處副處長趙赤鴻在會上稱,傳染病大樓距離與安全無直接關係,反而應關注有沒有其他⋯

即時報道
引入補償性違約金? 羅立文:處罰制度不比違約金差 2016年03月23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8576

公共工程超支、超時已成為本澳的「風土病」,審計報告去年曾要求政府引入補償性違約金,加強政府的監督能力。立法會今日召開會議,辯論由間選議員李靜儀提出的辯題「政府應在公共工程合同中加入補償性違約金條⋯

即時報道
傳染病大樓近民居 居民促遷至離島醫院 2016年03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8232

傳染病大樓選址爭議繼續蔓延,附近的嘉安閣及金麗閣居民帶傳媒實地視察大樓選址。嘉安閣業主代表張先生表示,政府宣稱大樓佔地達5,000平方米,樓高60米,工程合共拆除4個區域共6棟建築物。但至今仍未⋯

即時報道
感謝區錦新貢獻 鄭明軒:放下紛爭重新出發 2016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6900

學社新舊派爭拗早在2013年選舉後浮上水,由「臉書大戰」揭開序幕,纏擾兩年多。去年另起爐灶的學社元老、議員區錦新上周五終於遞上退會信,屬意料之內,但也激盪起一陣迴響,兩派支持者在網上引發罵戰。⋯

即時報道
區錦新退出學社 揭內爆新原因 2016年01月30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6652

作為澳門「自由開放陣營」旗艦、創會廿三年的新澳門學社,自二零一三年起傳出內鬥。繼創社成員、前理事長湯家耀退會並成立「社區發展新動力」後,原學社理事、現任立法議員的區錦新也在昨晚十一時許,透過電郵⋯

即時報道
財政監督權仍被閹割 新預算綱要法 議員不收貨 2016年01月29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6620

特區政府揮霍公帑的情況一直備受市民批評,早前審計報告再揭發公共部門的「判給黑洞」,可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然而,立法會對政府的財政監督一直以來都只能淪為「橡皮圖章」,只負責按制通過預算案,以及審⋯

即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