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Faye。-260x172.jpg)
與Ella背景非常相近──同為理工學院設計系畢業生,之後亦有修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的時裝設計課程,但Sony和Faye 的際遇則有所不同,當時他們已創辦了自己的小店mush.Room,先在國華⋯
從回歸前年代開始,澳門電影全賴一班熱心人士的努力耕耘,一直走到今天。現在,「電影」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八大文創範疇之一,政府的政策將如何回應現實?是次講座,邀請了幾位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本地電影工作者⋯
文化局轄下的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於2010年3月底成立,主事該廳四年的廳長陳炳輝表示,其廳這些年來已投入逾4600百萬公帑,以津助本澳各類文化項目、活動以及交流。目前該廳正在努力構建一套符合本地的⋯
「兩億大餅」萬眾矚目,「文創界」視它為仙丹靈藥,只要有了這筆錢就能「持續發展」,全城文創熱。但誰在決定誰能得到補助誰不能?是誰默許這些人擁有至高的權力去選擇什麼是文化創意?文創是否大眾所必需的⋯
Evade 的創立始於2004年夏天的一場音樂比賽,Brandon和Sonia不約而同被同學找去彈結他和唱歌,賽後,因為喜歡的音樂風格相近而繼續一起玩音樂,直至一年多後鼓手升學而暫停,重新思考音⋯
在某年一次拍攝「六四」記錄片的過程中,認識了Achun,知道他是一位音樂製作人,也聽過他的一些作品。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聯繫漸疏,只是偶爾看見他在區域性的音樂會海報上出現,後來更聽見他在上海發展⋯
在老餅的回憶中,塔石廣場原是一個綠草如茵的球場,處於鬧市之中。雖然這個球場的主場是曲棍球場,不是一般人所能參與,但倚在場邊,不論是認真看球賽, 還是只是想親近一下城市中少有的綠茵草地,都是賞心悅⋯
文創就是讓人一見傾心 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可以解拆為「文化」「創意」「產業」來理解,也可以理解為「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總合。文化如何成為產業呢?例如人們喜歡法國的浪漫氣息,於是遠赴巴黎鐵⋯
文創潮最近好熱,「文創產業基金」更熱,正如普通人當得知政府注資金額為兩億時,心裡不禁「嘩,兩億?幾多個零啊?」但就算給的資本有多少個位數,相信也遠遠不夠背後要補上的文化成本。 得巨款後準備出發⋯
今年底在廣州書墟做了兩場對談,內容都與澳門近年的獨立出版狀況相關,在各個創作人的二手書攤上還看見不少內地的獨立出版物或Zine,不但內容新穎,裝幀也甚精巧,讓小小的書墟充滿淘寶的樂趣。 “獨立出⋯
名家匯聚西溪園 在開始探討澳門文創產業發展的方向前,先說一個極端的例子:最近一年成為新聞焦點的杭州西溪創意產業園。西溪創意產業園位於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桑梓漾區域,共有五十九幢建築(別墅)組成⋯
澳門文藝圈的「尷尬」一直有很多,例如:在門口賣票那位隨時可能是個導演,正確點說,是集導演、演員、道具、場務、行政、票務於一身,總之「一腳踢」。另一例可能就像本地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所說的,頗長一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