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非單純手藝活——「傳統西式書籍——裝幀與修復」學生成果展
2020年1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泛黃的書頁靜靜躺着。本來幾近粉碎的書脊、散落的紙張已按原樣修好,唯歲月的痕跡不減,繼續傳遞知識,也繼續向後世訴 […]
政府養起 產業不成鏈 重版可再來?
2018年02月13日|文:路家
「出版」並非文產基金最專注的一項。在文產基金的資助體系中,「出版」沒被將歸類成一個板塊,而是散見於「創意設計」 […]
資助主導 產業不成鏈
2018年02月13日|文:路家
環觀香港、台灣、內地,刊物多以出版社名義出版,而且商業掛帥。當中當然包括出版社物太市場主導、大型出版社意識保守 […]
口味不對口 銷售有門路 刊物沒銷路
2018年02月13日|文:路家
「賣的話其實真的不多。」文化公所項目負責人趙香玲坦言,近年公司有跟內地出版業界有合作,但銷量平平。「第一是價錢 […]
小眾出版 困局如何解?
2018年02月13日|文:路家
「簡單來說就是沒人要買你的書,或很少人要買你的書,但有一定數量的人要出這些書,這些書要怎消化?」獨立書店「邊度 […]
若書為草藥,別忘記遁入它為草時的豐沃土地
2017年06月14日|文:川井深一
書使人著迷而無法自拔,走進圖書館或書店便被它木質芬多精逼出一身屎,對抗這些無聲之聲所引發的腸燥症,最好就是做一 […]
有樹的地方,就有昆蟲──與生態繪本大師邱承宗的訪談
2017年03月22日|文:大蔥(採訪:川井深一、大蔥)
在生態繪本的創作者中,邱承宗是個響噹噹的名字,他也是台灣首位入選「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展知識類插畫」的作者,目 […]
台灣國際書展圖書主題館 ──訪問「巴巴文化」 小型出版社的二三事
2017年03月22日|文:三三
關於「巴巴文化」 「巴巴」兩字取其諧音,源自老闆是一名爸爸,多年來在出版圈工作,因為操勞過度大病一場,到外國休 […]
台北國際書展澳門館見聞
2017年03月22日|文:三三
第25屆台北國際書展於2月18日完滿落幕,共6天。澳門館坐落於「藍沙龍」比較角落的位置,但相對其他展區,面積夠 […]
時代讓我記住了生活中的不確定──《我們:這時代》書籍設計筆記
2016年12月16日|文:思崎井
這時代一瞬即逝。時代──每個時代都自認是現代人的我們,沒什麼人在乎這所謂現代,我在故我在。社會瀰 […]
一場書籍盛宴—記“廣州書墟2011”
2012年06月15日|文:店員K
直到現在,雖然廣州書墟的活動己經結束多月,但仍然忍不住要再次記錄,這個目前自己最喜歡,給我最多感動的一個關於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