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澳門館見聞

047 採購黑洞 紙本月刊

文:三三

網址:https://aamacau.com/?p=38411

時間:2017年03月22日 10:10

2017台北國際書展澳門館。

2017台北國際書展澳門館。

第25屆台北國際書展於2月18日完滿落幕,共6天。澳門館坐落於「藍沙龍」比較角落的位置,但相對其他展區,面積夠大、設計感足,以舊地磚圖案為設計主軸,大大地重複寫著「澳門!」兩字,並不難找,算是印象深刻及吸晴的攤位,有台灣民眾表示意外,澳門有能力做出獨特設計。

書架區域主要劃分成:澳門文化局、澳門基金會、澳門文化廣場、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仔細觀察會發現出版方全是官方或政府受資助單位,這與澳門出版生態有關,例如文化局即出版畫冊,澳門大學即出版書面報告,只能單靠出版形式作區分,導致出版物內容單一重複,欠缺各自特色,即使今年新增如《牛雜》、《新生代》、《石頭雨.海之歌》等,較活潑的民間組織編輯的藝文書刊,仍未見民間聲音,對於要了解澳門人對社會、民生或所關心之事物有所距離,依舊和諧。

全館以台灣三民書局為書展經銷商,書展期間並未發現有本土負責人視察。去年會以澳門老照片相關書籍,邀請本土攝影家來台分享交流,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澳門發展面貌,反應不錯,但今年據聞與台灣政黨輪替、政治敏感局勢有關,沒有開設任何講座活動,直接影響人流和銷售量,與過往有明顯落差相對冷清。

貿易出口相關書籍,印刷精美,應在市場流通。

貿易出口相關書籍,印刷精美,應在市場流通。

直擊台灣讀者

現場採訪到一位台灣某大出版社,於澳門館逛了三天,表示對東南亞華商很感興趣,澳門位於港口及葡萄牙殖民很早便開始貿易出口,市面上的澳門認知只有旅遊書籍,對澳門鮮為人知的歷史地位慕名而來,像 John Thomson 1《十載遊記-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與中國》一書,在台灣沒有。澳門文化局出版很多相關書籍和圖鑑,質量很棒,中英對照,價格具競爭力,對了解當時經商文物及華人文化有幫助,但幾乎沒有任何通路能購買得到,尤其對於移民華裔和文史愛好者來說很有市場,再到澳門時,會對當地末落的文化和將拆毀的事物更關注,澳門其實有能力出版如此精美的畫冊,宏觀全部書,他又認為增進文化交流,畢竟圖書館的讀者階層更廣更開放,畫冊能出不同更適合閱讀的版本、尺寸及價格,方便讀者選購。

比較關注時事的書展常客來說,澳門館歷年沒有大變化,種類少,不涉及政治,其實台灣人對澳門很感興趣,既鄰近香港,又新鮮,很想關心更多在地人的立場與觀點。

讀者與員工翻查改版差異,有沒有重複內容。

讀者與員工翻查改版差異,有沒有重複內容。

與中國出版的簡體字文學集。

與中國出版的簡體字文學集。

澳門其實有能力出版如此精美的畫冊,宏觀全部書,像 Armando Cortesão《歐洲第一個赴華使節》是很不錯的書,編輯排版卻異常乏味,落差很大,難以吸引讀者翻看,像大學生報告輸出。澳門地方小,比想像中,每年願意昂貴花費前來辦展投資,實屬難得,以中文圖書來看,在台灣會有市場,但未見動機在於販售,如果只是對外界做做形象,這已經足夠。表示對澳門沒有民營出版商感到疑惑,另外,去年會看到澳門商貿相關人士放名片給行家拿取聯繫,今年則沒有。

再來,一位對文學電影有所研究的中文系讀者,是香港電影《蝴蝶》2的影迷,對戲中主角具代表性地避世逃到澳門感好奇,想了解澳門在中港臺之間扮演甚麼角色,當時背景如何,探究澳門在文學電影裡的再現形象。翻找書籍過程中,發現找不到一般介紹澳門歷史的書籍,只有文本簡單的編年史,單純條列式記錄哪一年發生甚麼事,或者直接跳到很深的論文級別或飛躍回歸十年,反而細項分類有很多,如:建築史、法治史、政治史、考古學史、圓形地研究等,卻沒有總史;然後,翻看法治論文時,都在提倡一國兩制優越,出版喜好偏老派,連澳門賦3都有,疑問是否不能寫太新的事物?或沒有學者編寫總史。讀者表示,難得有機會接觸這麼多澳門相關書籍,建議出版普及版或學術性的澳門總史,好讓想了解的人對澳門有初步概念,而不是零碎拼湊,當然能多樣化更好,對政治和社會的反省,不是一面倒歌功頌德,有努力的空間。最後這位讀者買了將近九千台幣(約兩千多澳門幣)的書。

乏味印刷,呆板的一國兩制內容。

乏味印刷,呆板的一國兩制內容。

澳門在書展

基於出版商都是官營運作,出版方向沒有明確目標,書項分佈雜亂,調性起落,對於有目的性尋書的讀者,相對困難,需要花數天時間來適應架上編排。
因應文學節出版一系列簡體字的文學集,放置場內正中心,最當眼位置,語言文字等同權力,對澳門語言脈絡不熟識的人不會對此敏感,但對從小當地成長教育的本地人,感受到核心文化逐步轉移,而且無能為力;書中夾雜由中國出版的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及革命時期等的澳門,政治意圖明顯,欠缺中立。

文化局出版的畫冊印刷精美,賣得最好,但全是藝文展覽後的紀錄,對澳門藝術圈不認識的人來說,與一般畫冊無差異,難以看出澳門特性和城市連結,甚至大部分是幫助其他地方與澳門不相關的藝術家編輯出版,資源沒有著重關注本土人才,心裡感覺不平衡。

今年書展推出折上折優惠,有助促進販售,場內也有好書籍,如與香港三聯合作出版的《澳門知識叢書》系列、土生葡人曲譜及一些口述歷史等,都很值得被推廣,在市場流通。

雖然內容出現時代斷層,一步步來,澳門出版仍然具潛力,但行銷經驗欠缺,看不出書籍想推出市場的企圖心,期盼文化事業越做越成熟,並非淪為城市化妝品。

donation-ad
2017台北國際書展澳門館。

2017台北國際書展澳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