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上次由綠色未來、綠野之友等團體發動的聯合淨灘所搜集到的海洋廢棄物統計,其中有近九成都是塑膠或發泡膠類。目前官方統計數字也顯示,澳門每日塑膠廢棄量比全年回收量還要高。然而澳門官方卻還是未有大動作⋯
為了什麼做規劃?廣州的社區規劃師芮光曄的答案是:為了空間的使用者。這信條亦成為她和同學兼拍檔黃潤琳之後所做的計劃的核心。「參與式規劃其實就是一種溝通,共同去做一些事情,如跨越不同領域的專業者,村⋯
近年中國快速強勢的土地發展,城市高速擴張使人們的生活質素和社區歸屬感等愈趨淡化,自2015年起,中央政府提倡加強社區治理,這使規劃者們有了契機去以一種更多元、民主的方式來進行規劃。來自珠海規劃設⋯
澳門有過參與式規劃嗎?有,這是來自民間主動──「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下稱「我城」)由2008年至2018年這十年間曾多次舉辦參與式規劃活動,部分亦有成果,但項目都很小型,這股「參與風」亦未能持⋯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正面吹襲本澳,再度引起風暴潮導致本澳廣泛地區水浸,其中在內港水浸高度更達到2米之高。汲取去年「天鴿」的經驗,特區政府在「山竹」襲澳前後均嚴陣以待,事前就已多次預告颱風的威力及⋯
表面上,澳門已躍上全球最富裕地區之一,當中經濟發展可謂光鮮亮麗,去年多達3,200萬人次旅客入境本澳,為此帶來高達2,657億元的博彩收入,且為政府帶來800多億元的博彩稅收,更成為國際博彩市場⋯
去年本澳的人均城市固體廢棄物量達到每日2.16公斤,繼續成為鄰近地區之冠。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指出,本澳的固體廢棄物面對著十分嚴峻的情況,例如塑膠垃圾,每年塑膠的回收量都不及一日的廢棄量多⋯
《特區五年規劃》提到要把澳門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的城市,但從環境數據看來,澳門距離「宜居」城市的路似乎愈來愈遠。面積甚小的澳門,人均垃圾量卻是內地三個城市及新加坡和⋯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來襲,所引發的風暴潮再次令本澳低窪地區變成澤國。雖然政府在事前預警、災後善後工作都獲得正面評價,市面恢復的速度亦較上次「天鴿」災害是快速了很多,但是本澳兩度受到具超強破壞力的⋯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不少人都會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叫外賣,只需數十秒,外賣就能送上門,方便性毋用置疑。但是大家又有否想過,在方便的同時,亦無形中產生了許多的塑膠廢物?就以茶餐廳叫外賣為例,一個飯連飲品⋯
多年參與社運﹑曾參與立法會選舉﹑出名改圖惡搞諷刺時政弊病的「愛瞞日報」幕後推手(又做前線記者)—在內地修讀政治系的崔子釗,當年畢業後並沒有走上紅色之路,反而投入民主陣營,利用網絡的力量,打造澳門⋯
「山竹」襲澳,特區政府一系列應對措施贏盡掌聲,但亦不應忘記去年「天鴿」十條人命這「血的教訓」。事實上,極端天氣已向人類敲響警鐘:去年是強颱風「天鴿」,今年是超強颱風「山竹」,而內港依然水浸,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