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李銳奮於2006年曾參與藝博館的「都市漫遊」展覽,圖為他所拍攝的澳門。
Gérard Henry:他希望透過攝影捉住對這城市的感覺 2022年7月2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9722

「Frank向我們展示的澳門,既非賭城澳門,也不是亞洲有名的旅遊城市『小葡國』;那個澳門,既不是教堂與廟宇林立的澳門,也不是一個近年直線冒起的粗拙新區——那是一個日常的澳門,」說起李銳奮的作品⋯

110 未來交通,十年絞痛紙本月刊
李銳奮攝影散文集《邊走邊看》,2005年由邊度有書出版。
梯亞:他的藝術很真,很樸實 2022年7月2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9721

「我覺得他的藝術觀念和他的性格很像,」說起好友李銳奮,作家兼影評人梯亞這樣形容說。「創作時,如果真實、真誠跟藝術創作的手法、觀念有衝突時,我覺得他會讓步給真實、真誠。有時人可能會為了觀念上的事或⋯

110 未來交通,十年絞痛紙本月刊
相片來源:石頭公社Facebook專頁
黃肖萍:不要他不在了,那啟發就沒有承接了 2022年7月2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9719

「最懷念是那種年輕、追夢,一起背著背囊,傻更更地去識人,又不懂法文,跌跌撞撞地去看展覽、看電影、找工作,其實很自由!無憂的青春歲月自由在法國追夢做自己。」當年與李銳奮同時在法國留學的黃肖萍覺得⋯

110 未來交通,十年絞痛紙本月刊
奮sir 在昔日噴水池的邊度有書留影。
奮 Sir 2022年7月2日|文:林婷婷(澳門劇場工作者)|https://aamacau.com/?p=89718

大學那些廿歲年頭,少不更事,寫過一些已經忘記作業主旨(是影像日記嗎?)的小文章交給你,你打了頗高的分數。我問你覺得怎樣?你用鼻音笑呵呵的說:「hmmhmm~~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啦⋯

110 未來交通,十年絞痛紙本月刊
合十,感謝 2022年7月2日|文:范世康(澳門視覺藝術工作者)|https://aamacau.com/?p=89717

二零零一從杭州退學回澳 報讀理工視覺藝術學院 阿奮(李sir)當時是攝影課的導師 你介紹我入婆仔屋藝術空間工作 從此 我的藝術生命進入另一個時空 爆炸式非線性地展開都因為你 認識很多重量級的藝術⋯

110 未來交通,十年絞痛紙本月刊
Default Thumbnail
[測試] 特首賀一誠今前往香港出席香港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慶祝活動 2022年6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9445

因應疫情的發展,現時本澳對部份地點及人士實施封控措施,並就黃碼人士制定相關指引。被問及政府一邊呼籲持黃碼等風險人士減少外出,同時該類人士仍可上班及須在「黃碼期」內外出做4次核檢,相關政策是否存在⋯

即時報道
付費限定:電子月刊 110 期.2022 年 6 月號.《未來交通,十年絞痛》 2022年6月1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8456

受密碼保護的文章不會產生內容摘要。

電子月刊
作者彼得.尤伯在其書中指出,在新型態醫患關係中,醫生的職責不是告訴病人「該怎麼做」,而是告知病人各種選項的優缺點,讓病人自己做選擇。
生命選擇 體現自主 2022年6月3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7821

在《在生命的關鍵決定: 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1一書中,作者彼得.尤伯在封面介紹中提及核心問題,為何即使經過「病人賦權革命」(patient empowerment)的洗禮,在強調病人自主⋯

109 一路好走紙本月刊
年老、生病、甚至死亡都是人生的過程。
不想惡活 但求「好死」 2022年6月3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7820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階段,但當人真正面對疾病時,都是恐慌的。在生與死之間反覆橫跳的癌症病患,未必對「預設醫療指示」或病人自主權有所認識,卻對生死預示有所感悟:不想久活,但求「好死」。 幸得癌症病⋯

109 一路好走紙本月刊
山頂醫院是本澳現時唯一的公立綜合醫院,目前有940張住院病床。
病人可有SAY?澳門「預設醫療指示」仍在探討中 2022年6月3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7819

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發達,不少以往視為絕症的疾病都可以治療或控制,即部分疾病到了末期,現時醫療科技還可以提供「維生治療」如人工呼吸、心肺復甦術等使生命延續。然而,當疾病不能逆轉,這些維持生命方式延長⋯

109 一路好走紙本月刊
開心樂園協會。
癌症病友團體籲患者與家人坦誠溝通 走好最後一程 2022年6月3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7818

癌症一直高企澳門十大死因之內。每當一般人聽到癌症時都會感到不安以及恐懼,更不用說當醫生宣佈自己罹患癌症,大多數人都是混亂、焦慮的,面對癌症的某些心態和想法上,也常不自覺地被悲觀的心態牽著走。然而⋯

109 一路好走紙本月刊
生命最後一程如何走? 關志輝:應由我決定 2022年6月3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87817

澳門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課程副教授關志輝其中一科研興趣是死亡(Death Studies),是故向其請益有關病人自主及澳門設立預設醫療指示可行性。「大多數人都會相信:如果我人生去到一個階段,即我生命⋯

109 一路好走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