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érard Henry:他希望透過攝影捉住對這城市的感覺

110 未來交通,十年絞痛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89722

時間:2022年07月2日 16:16

「Frank向我們展示的澳門,既非賭城澳門,也不是亞洲有名的旅遊城市『小葡國』;那個澳門,既不是教堂與廟宇林立的澳門,也不是一個近年直線冒起的粗拙新區——那是一個日常的澳門,」說起李銳奮的作品,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刊物《東西譚》前總編Gérard Henry有這樣的觀察,「那是一個矇矓、平和、街道如迷宮般的中國城市。有點蟲蛀的房子,有不同歲月痕跡的磚牆,如(當時)鄭家大屋般破落的中式建築,被歷史與現代遺忘的舊區……這城市沉睡得令人納悶這些在覺醒之前是否不會消失,沉入遺忘。」

2011年Gérard(左)的作品與牛房展出(COPYRIGHT SONIA AU)。相片由Gérard Henry提供
2011年Gérard(左)的作品與牛房展出(COPYRIGHT SONIA AU)。相片由Gérard Henry提供

說起當初認識Frank,Gérard記得,是因為澳門法國文化協會的負責人Isabelle介紹。「那大約是1993至1995年左右。她說,有日一位靦腆溫柔的年輕人到她那裡敲門,表示自己是剛從法國留學回來的攝影師。」之後,澳門法國文化協會也有為Frank籌備過展覽。

Gérard 分享,自己於1980年已來到香港,因此未有與Frank在巴黎認識,但從他拍的夜景中,他立刻看到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攝影師,大家亦很快便成為了朋友。「他的風格很受20世紀歐洲的偉大攝影家的影響,例如Doisneau、Cartier-Bresson、Riboud,特別是Brassaï的夜景。(編按:幾位皆是法國著名攝影家,以紀實攝影為主)。」1998年,Frank在香港藝穗會愛克發畫廊亦舉行了「沉睡城市——澳門風景系列」個人攝影展。

李銳奮於2006年曾參與藝博館的「都市漫遊」展覽,圖為他所拍攝的澳門。
李銳奮於2006年曾參與藝博館的「都市漫遊」展覽,圖為他所拍攝的澳門。

Gérard指,Frank學成歸澳後,希望能透過攝影捉住對這城市的感覺,他認為這城市有一種氛圍是由經年的傳統與沉寂組成,城市的節奏很慢,像一個沉睡的人,而這沉寂是由於缺乏動力、缺乏改變的需要。為捕捉這感覺,Frank會小心選擇拍攝的時刻,例如是早上街上行人較少的時候。他形容,在以「沉睡城市」為題的系列照片中反映出Frank對細節的高度敏感,作品中既有建築物的衰敗,時代的流逝,卻又矛盾地顯示出一個停滯了的時空。有些相片中的房子不知是建了一半還是破舊得只剩下一半;在老店中,年代久遠的貨物退到陰影中,讓位予新貨品,卻從未在店裡消失,就像一層層封塵的記憶;縱橫交錯蜿蜒曲折的街道上只有寥寥數人溜躂或在牆上坐着,彷彿每個動作被詮釋前已遭遺忘,「彷彿那個舊日的澳門正讓自己步進一個溫柔的死亡當中……」

Gérard分享,他和Frank以前常有見面,他每次去香港時大家都會聚舊,自己去澳門時Frank和妹妹也會帶他到澳門的地道小店品嘗美食。妹妹當時與朋友開了書店後也有邀請他將其以香港為主題的出版《Chroniques Hongkongaises》放在書店出售。藝團「牛房倉庫」成立後,Frank也曾邀請他展出畫作,並為他提供了不少協助,自己患病後,Frank也有特地到香港探望他、鼓勵他。

2011年Gérard(右)的作品與牛房展出(COPYRIGHT SONIA AU) 。相片由Gérard Henry提供
2011年Gérard(右)的作品與牛房展出(COPYRIGHT SONIA AU) 。相片由Gérard Henry提供

「我非常欣賞Frank的行動、Frank的作品,特別是在婆仔屋(藝術空間)時期。那時他也有邀請很多香港藝術工作者一起工作。我還記得有次他向(巴黎)龐比度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的策展人介紹了他們的地方。龐比度中心那時舉辦了羅蘭.巴特的展覽,希望向亞洲介紹。他們當時都被婆仔屋這空間吸引,也非常欣賞Frank的魄力。」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