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大家路過台式飲料店時,有否思考過一杯台式飲料背後來自多少人的付出?天仁茗茶前代理商朱鍾真在澳門經營多年,亦曾在中國多地經營生意,他認為,澳門的人情味與台灣的氛圍甚是相似,對此情有獨鍾。 擔任⋯
東南亞移工漂洋過海、人生路不熟,依賴人力中介、同鄉鋪橋搭路是常態,惟不少異鄉男女把自己的未來命脈放在陌生人手上,被捲入巨額詐騙案件,更直接影響居留身分,陷入被遣返原居地,或淪為無證人口的危機之中⋯
新年伊始,區均祥粵劇曲藝社為新書《一曲解千愁──區均祥地水南音及唱本》舉行發佈。新書以區均祥師傅的南音藝術為主體,以南音、生平、樂器、唱本這四部份,深入認識這項古老的廣東說唱藝術。除了文字解說⋯
「……一送情哥渡沙洲……沙洲海面咁風飀……」 「……二送情哥渡沙灘……同哥攞魚笑開顏……」 在海港歷史文化協會的Youtube頻道上,陳逸鋒上載了兩段關於鹹水歌的片段,一段是示範,一段則是鹹水歌⋯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 日,Gabriel(賈日豐)推出了新碟,其中四首作品是用土生土語寫成。「Patuá sâm ung’a voz pa tudo gente qui gost⋯
怎樣的城市面貌定義了澳門?是金碧輝煌的賭場、渡假村、人山人海的大三巴景點和手信街;是巷、圍、里間保存上百年歷史的人文風景;還是填海區棟棟新建的高樓大廈?澳門人遊走其間,穿插在遊客人潮之中,如何定⋯
無論是研製音響還是經營酒店,「Andy」溫安迪及周太吳美英,分別展示了他們的勇氣和創新精神。他們在不同年代來到澳門,在舊區度過寒暑數十載,酸甜苦辣,由後生的奮鬥到現時悠閒自在,亦經歷舊區種種的情⋯
舊區對於澳門人而言,有著怎樣的價值和生活記憶?直選議員林宇滔多年從事社區工作、自詡是個真正的「街坊」。在他眼裏,澳門的舊區與理論上已無人居住的「舊」不同。舊區之於澳門人,除了建築較舊、較多基層居⋯
舊區是本澳的核心、到處充滿本地歷史和文化獨特魅力。特區政府在二〇〇四年提出舊區重整,一晃近廿年過去,昔日重整口號到今日的更新、活化,從舊區政策箇中演變,或可一窺當局對舊區發展的方向及態度。 一⋯
澳門近年快速發展,高樓大廈處處可見,城內部分舊區愈顯頹敗。然而,若由註冊城規師胡玉沛來分享舊區的美好,恐怕花上幾日都聽不完。一講到街區「好嘢」,由舊區的歷史、人物、非遺文化到建築美學、曾出現的流⋯
對於一個成長於舊區的澳門人而言,舊區及活化的意義應該是什麼?一個居住單位、社區、建築或區域被定義為「舊」的時候,「舊」並不單意味著殘破或荒涼,而內含因時間積存而成的關係連結,牽起這個地區和這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