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台北就學的T同學曾有過一個學期長的媒體實習經歷,透過這段在一間以高雄為基地的傳統紙媒中的實習經歷,讓T同學確定自己畢業後打算從事新聞工作。
目前,在台灣找到可以跟深入報道或專題報道的媒體是T同學畢業後的目標。問及為何不想回流澳門找新聞工作,「澳門(媒體環境)唔夠理想、澳門少有此類媒體、選擇少。趁後生,在外面試試仲可以」。然而,T同學亦直言,僑生想在台灣找到新聞媒體工作不容易。
為何讀新聞?
新聞報道是人道關懷的一種呈現
問及選擇讀新聞的理由,T同學表示,自己對新聞學有想像、藍圖;而且自己的性格比較活潑、外向,而且又喜歡接觸外界事物。在經過一番了搜索後,覺得其實傳播比較適合自己,而傳播學的範疇廣,有新聞、拍片、廣告等。
而最後選擇了新聞系,T同學則認這與這自己性格有關。他稱,對於公平、公義相關的議題、不同的「生命故事」一直是自己所關注的。新聞報道更有一種對社會及人的關心。「社會上有一班人好需要幫忙的人,新聞報道可以為弱勢發聲⋯⋯我覺得嗰樣嘢係我會追求、未來會想做,所以我就向呢個方向就慢慢前進」。
每週二日 每日兩稿 跑行政立法兩院
去年,T同學在一間紙媒設於台北的分部實習了一個學期。實習期間,T同學採訪的議題較偏政治,行政、立法機關以及衛服部都是他經常走訪的地方;常於行政及立法機關走訪,T同學認為自己增長了不少見識。「如果我今日係一個學生記者嘅身份,我應該係好難入到去見副總統、去見行政院院長。」
基本上,T同學每星期實習的這兩日內至少每日要完成兩條稿,即係T 同學講的「任務制」。一旦完成任務就可收到相應的稿費,至於稿費多少,T同學則有所保留。但其表示,自己與同學曾有一條好好、有聲有畫的「故仔」為大台所用後亦只收到一千台幣。除了稿費,公司亦會負責的T同學當日的伙食,通常為一個約值百台幣的便當。
廉價勞動力 但自己開心、滿意
T同學表示,公司約有十名同事,個個都是入行廿或卅年的資深記者,所以自己從中亦有好多得著。而且,公司沒有強制安排自己需跑甚麼新聞,在跑新聞及寫稿上都能予充分自由。整個實習對T同學而言是開心滿意。
他表示,有時自己早上十點上班,在聽完兩場政策發表會,再用大概六小時寫稿,「即使有兩篇稿都可以刊登,但未能達到當地的最低時薪⋯⋯當然,我今日唔係去賺錢,係去累積一啲經驗、學習或者去見世面」。
他又稱,自己打從一開始已有這一個心理建設,「若以金錢層面去講,的確是廉價勞動力甚至可以講『搵你笨』;但若以賺錢心態的話,就會去七仔打工」。
難忘首次跑「五一遊行」 直接面對遊行人士的訴求
做記者難免接觸到社會運動,而首次採訪「五一」的經歷使T同學成為整個實習最難忘的事件。「我唔知台灣勞動節嘅遊行咁熱鬧,佢哋(遊行人士)有種強烈嘅訴求或者情緒係可以(被人)明白⋯⋯因為可能佢哋真係有啲問題一直都未解決」。
他又稱,在「五一遊行」後,遊行、示威等行動讓自己有「耳目一新」之感。「原來遊行,或者集會、示威去表達一種訴求⋯⋯自己幫自己發聲,其實係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在裡面。」
工作環境 理想VS現實
問及實習媒體的工作環境與自己想象中有否距離?T同學則表示,公司算是一個在網絡時代下能讓記者做到新聞的「微妙嘅地方」。
在實習前,T同學了解該紙媒的生態後,認為覺得同自己的理念相近,若是「唔好的媒體」自己也不去實習。「網絡世代,好多好速食的新聞,好多都係抄或複製人嘅,或者係冇經過查核嘅新聞。但(公司)比較老嘅報紙媒體,唔會有呢個狀況」。公司是先寫好、選好有議題性新聞在第二日再印出。
紅線在哪裡?
近年,媒體「紅線」遍佈,作為新聞實習生T同學或有感?T同學坦言,自己亦會擔心自己曾寫過的報道影響日後生計。
「我諗大家都會好清楚吧,就算唔係做媒體,或從事其他行業,若自己曾寫過的報道被上司指不符合國情或不符合澳門嘅普通流行資訊,咁佢覺得可以『好合理』唔揀請我⋯⋯他們會考慮返當下嘅社會環境或者社會嘅氛圍同狀態,好合理、好正常」。他又認為,接觸得新聞這行愈多,自己對紅線的敏感度越高。
T同學又稱,實習期間沒有寫過類似香港近年的問題等的敏感政治議題,但若自己處理的話,必然亦會小心。「因為我都係會有機會返到澳門⋯⋯咁你寫一篇報道一定係署你嘅名,一定會有擔憂,如果係我去寫,我係會選擇去小心處理,或者甚至唔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