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視覺影像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眨一眨雙眼像是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我們很需要一種調解劑來激活我們的聽覺,讓我們的眼睛冷靜下來,重新調整生活的節奏。南音說唱的緩慢,反覆低吟廻唱,正是我們想尋回的昔日韻味,屬於澳門本土的聲音。我們不自覺地它遺忘,忘記這種未被西方文化渲染的原生態說唱藝術的珍貴。
南音本是民間的粵調說唱音樂,其他歌體還有木魚書、粵謳和龍舟,但現在澳門只能找到南音的足跡。其內涵代表了我們粵語和說唱文化的沉澱,最早可以追溯於宋朝,甚至3000年前春秋的楚方言。語言文化的發展是經過不斷互相融合,而由於中國南方位處徧安的位置,未被歷代重要的戰亂所波及,南音說唱就在清末珠三角地區蘊釀而生,它不僅是一種歌體,更是我國歷史所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其意義內涵為之深大。
在二次抗戰期間,不少內地藝人和民眾因為避亂而來到澳門,南音的藝術文化更隨此紮根起來,先後出現不少著名的民間藝人,如劉就瞽師、鍾德瞽師和潤心師娘等人。出生在40年代的區均祥師傅也曾追隨劉就等人學習音樂。
區均祥師傅年幼已開始接觸粵曲和學習中西樂,也曾在港澳的戲班工作,在不少老師們的指導下學習南音,但在80年代媒體科技的急速發展,西方音樂的衝擊下,區均祥師傅轉職為醮師。但喜愛南音之感情從未退減,在不少生活歷練和自身的努力下,其造詣甚高,被大眾視為正宗的地水南音,他的聲音沉穩蒼涼,滲著淡淡之哀愁。
在九十年代初期,區均祥師傅成立了「區均祥曲藝社」,不斷開班教學和與曲友交流。在 2009年南音說唱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在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區均祥師傅成為第三批的傳承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作為傳承人,區均祥師傅在宏揚南音說唱的藝術文化更不遺餘力,曾參與澳門特區政府邀請的交流和演出,如2014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詠舞南音》和澳門回歸15周年紀念在國家主席夫人彭麗媛前演出南音說唱。「區均祥曲藝社」每年更有不少公開表演,讓學生和公眾有交流學習的機會;區均祥師傅曾出版了六張南音唱片和《地水南音唱本》書藉,書上的二維碼(QR Code)能夠連結影片來觀看,昔日的文化與現今的科技結合,目的讓南音走近現今的群眾生活。南音的題材包羅萬有,如經典名著和民間故事等,但區均祥師傅仍不斷舊曲新唱或創作新曲,讓更多人認識南音說唱的文化意義,不斷增加傳統南音說唱的表現形式,為南音提供生存的空間。
區均祥師傅同時稟承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責任,他盡心盡力地教導學生,他的推廣和保育的努力是不容置疑,使可以世代相承下去。除了在社區中心、學校講學和開辦南音工作坊外,年過70歲的區均祥師傅堅持每週開班培養年青人,他根據每位學生的特質去編曲和教學,讓學生更能感受南音說唱的藝術性,其目的只希望學生能把南音說唱繼續傳承下去,宏揚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讓澳門有保有自身的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