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葡語交流 以文化創商機

116 澳門剩下多少葡萄牙特色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97312

時間:2023年01月1日 11:11

葡語雖為澳門的官方語言之一,而葡語於本澳絕大多數居民如同「外星語」。近年特區政府一直亦積極將葡語帶到校園,但現在的課程似乎只讓學生忙於學習語言,卻忽視了學習語言雖用於交流,惟交流只是其中一部分,認識、學習、尊重語言所涉及文化則為精髓所在。曾到葡萄牙就學,現職貿易服務的中葡雙語人才周小姐認同學習語言與文化交流息息相關,理解其文化是一種示好表現。

她又以自身的工作作例,若要跟別國有來往,學習其文化十分重要,有利建立友誼促成合作。

她又認為,葡文目前還是澳門的官方語言,這是澳門的一大特色。而葡國文化主要是在美食,建築方面呈現得比較多,保育好這些文化資源有利於澳門旅遊發展。

語言交流 背後文化妙趣多

她續稱,例如每個國家的打招呼方式都不一樣,餐桌、工作文化、時間的觀念等等。其實這些都十分有趣。其二,學習其他文化也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很多時候在同質文化中未必能有這種自我認知。在跟其他國家的人相處中,因著彼此的不同而在處事上作出調整,開闊了眼界,學習尊重及包容。

問及當初為何接觸葡文及遠渡重洋到葡萄牙讀書,多年前完成碩士學位的周小姐憶述,當初覺得學習葡語帶給自己很多樂趣,又想離開澳門到外面見識。

回想起數年在葡萄牙的生活,或因多使用葡語的關係,亦逐漸使自己改變了一些性情。例如葡文有很多表逹情感的用語,在結語中加一句kiss或擁抱,但中文相對比較含蓄,這些用詞在中文比較少用。

婆仔屋葡語國家市集,有不少葡國手工產品出售。

婆仔屋葡語國家市集,有不少葡國手工產品出售。

學校葡文班應有多元話題

大學之前都在澳門讀書的周小姐認為,本澳一般學校或大學都有葡文必修或選修課,但都是很基本的課程。

為了讓學生投入學葡文,周小姐認為,學校可以從一些話題入手吸引學生學習葡文,例如藝術、電影、音樂、歷史、旅遊,甚至是借近期最熱門的話題,如世界盃時以足球切入,讓學生學習的動力更大。

她直言,在澳日常生活用到葡語的機會少,故較難上手,當然對任何語言來說都是一樣需要實際應用到才會上手。

平台一個接一個 任務多失焦點

被問到對於中葡平台的看法時,目前在貿易服務公司工作的周小姐認為平台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葡語系國家對中國市場十分感興趣,而背靠大灣區的澳門應好好利用這一平台成為大灣區和葡語系國家的商貿服務中心,以商貿服務為起點,以點帶線帶動其他行業。

然而,她指出,目前該平台的在經濟層面的角色則有些模糊。雖平台已明確定位為中國及葡語國家提供一個交流場所,讓中國與葡語系國家打好關係。然而,現時的平台更似一個為完成作業而寫的作業,而澳門特區正是那一位被迫寫作業的學生。

周小姐認為,中葡平台不應止步於一項政治任務,當局需要推出更多的激勵政策鼓勵創業,讓中葡平台真正能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作出貢獻。

她又相信葡語系國家對中國市場十分感興趣,但目前澳門除了跟葡萄牙有比較多互動外,其他國家相對比較少。如每年政府都會有資助學生到葡國學習法律,葡文等專業。但比較少見有資助鼓勵前往其他葡語國家就學。她認為除了葡國外,也可以增加到巴西升學的獎學金、工作實習等。

周小姐表示,澳門背靠大灣區,經貿非常之有活力,無論是科技零售服務行業等,都可以讓澳門成為大灣區和葡語系國家的商貿服務中心。在澳設立包括會計、客服、售後服務、公司開辦、翻譯、廣告等中葡之間的後勤中心(back office)。

周小姐又認為當局未盡用每個平台的功能便急於推出新平台,結果讓每平台角色失去焦點。「太多任務就很容易令平台失去焦點」。當局先後建立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經貿合作會展中心和中葡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等,今年施政報告中更提出中葡科技中心。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