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希︰澳門人要認清新時代下的政治秩序

095 居民.二等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72281

時間:2021年04月4日 14:14

在三盞燈巡邏的警車。



近年治安當局以各種理由限制示威集會,早前更聲稱外僱無集會示威權,引起社會爭議,隨後有本澳居民向治安警書面預告,將集會聲援緬甸的民主抗爭,但亦在當局「建議」下取消。社運人士周庭希認為,事件反映新時代之下的政治秩序,法律已經不再重要,當局可以根據政治需要而隨意解釋。法律的可預知性不斷下降,再談是否符合國際公約,或影響「一國兩制」等等的論調是捉錯用神。他認為,只有認清現實,今後才能作出正確的行動。

「緬甸事件」兩派主流意見「唔到肉」

周庭希指出,針對今次的「緬甸事件」,社會對當局的批評主要可分為兩派意見,其一,是批評當局做法違反《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其二,是批評當局做法破壞「一國兩制」的形象。周庭希認為,上述兩派意見沒有錯,但「唔到肉」,因為現時新的政治秩序當中,法治已經不再是第一位,所以再糾纏在法律技術上已經無意義。

再者,現時「一國兩制」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雖然中國大陸想澳門作為「一國兩制」的成功示範,用以說服台灣,但這個功能已經完全喪失,中國大陸已經不可能再用「一國兩制」說服台灣。因此,現時的「一國兩制」,是更多地強調「一國」,在中國政府全面控制之下,才能允許在「兩制」當中有些許特色。

新時代下的「一國兩制」︰無限靠近中央主旋律

周庭希認為,現時所謂的「一國兩制」成功示範,就是在政治上,要無限靠近中央的主旋律和政治需要,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澳門才能享有有限度的自由。再加上香港近年動盪的局勢,令到澳門當局有好大動機禁止一切有可能發生的示威遊行活動。

周庭希,人權、同志平權運動人士,德國錫根大學博士研究生,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權法碩士。

周庭希並不認為「一國兩制」已經名存實亡,而是隨著時間推移,根據政治需要而不斷改變定義。他說,「一國兩制」的意涵其實在歷史上不斷改變,當中英、中葡簽署聯合聲明的時候,「一國兩制」就是要保持穩定,「馬照跑,舞照跳」,務求平穩過渡;但主權移交之後,「一國兩制」的主要功能就是對台灣的示範窗口,但台灣並不接受;再到習近平上台後,中央更關注權力集中,港澳特區的人民是否「聽話」。周庭希認為,現時的「一國兩制」,「一國」的意義已經不僅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而是包括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在這種前題下,港澳特區才享有僅餘的自由空間。

法律可預知性不斷下降 政治需要意味越發明顯

「睇一個地方有無變,唔係睇一般判案,而是要睇佢點判一些敏感的判案。」周庭希說,澳門的自由度收窄最明顯的分水嶺是在2013、2014年,在之前澳門的社會自由度較大,而警權亦比較克制。2013年的「6.30事件」,在本地層級算是較為敏感,司法機關作出的判決明顯對行政當局不利,但仍能堅守司法獨立。到2014年,有關「民間公投」的判決已經開始變質,之後針對遊行示威的限制開始越收越緊,到2019年的「反香港警暴集會」的判決,「更加亂晒大龍」,法律的可預知性不斷下降,根據政治需要的意味卻越來越明顯。

周庭希認為,在新時代的政治秩序下,爭取民主自由並非完全沒有希望,因為現時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擁抱自由,為民主、為弱勢發聲。將來有年輕人的本土價值覺醒的話,長遠而言還是比較樂觀。「但要清楚新時代底下的政治秩序,才能知道自己日後可以做啲咩。」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