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影像新勢力」安排爭議此起彼落

早前有參加「澳門影像新勢力2018」的電影工作者在網上發文對安排表示不滿。

早前有參加「澳門影像新勢力2018」的電影工作者在網上發文對安排表示不滿。

影展自首屆開始已不斷被批評協調安排「甩漏」,來到第三屆,情況似乎依舊。另外,雖然本地作品放映時間已較往年理想,但就資助安排、映後座談、獎項數目,本地電影工作者似乎亦各有意見,引起的討論此起彼落。看來若主辦方真心誠意希望透過國際影展支持本地電影,讓本地電影有所成長,主辦方實應與業界的不同的前線工作者溝通,諮詢各方意見,令影展可圓滿舉行。

爭議1:文化部門無尊重?

早前有參加「澳門影像新勢力2018」(下稱「新勢力」)的電影工作者在網上發文表示,當局一直拖延發放製作資助,但最後交片日期不變,且就資助範圍方面「忽然有一段從第一階段文件到後來拍完交曬都無出現過的條文」,直言「文化部門的人都無尊重過文化製作人」,對澳門行業發展感到灰心,「真正用心創作的人原來係垃圾」。

文化局當時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該計劃之首期資助金額所需的行政時間,確實較預期長。又表示,對各參加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感謝各參加者在過程中的付出與堅持,希望「澳門影像新勢力」各影片能順利完成,趕及12月於《第三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放映,以供國際和本地的業界及市民觀賞。

至於有指今次計劃的資助限制多,例如只資助影片拍攝期間的演出者和膳食開支、每人每餐上限50元、上限兩餐等,網上則有各種意見。有部分認為,文產基金公帑用途明細不明,但可批出一千幾百萬,且先批後做,而現在真正拍片做文化工作的就被諸多留難,並不公平。亦有人提出,文化局項目資助的餅太細,同時文化局面對的社團多得多,以致有些項目資助金額少得離奇,不能與文產基金相比。

爭議2:電影映後沒座談?

另外,在「新勢力」尚未公佈放映時間前,有參展的電影工作者表示,已收到文化局的放映安排通知,裏面更提到「由於影展放映緊密,放映後場地未能有足夠時間安排映後座談」。有參展的電影工作者直言「沒映後(座談)好浪費,唔知去做咩」、「好想有映後座談」,亦有導演表示很可惜。「導演想知觀眾意見和回答(他們),就是想盡量知道不同的人會看到甚麼,沒有了(座談)很可惜。」

有電影工作者表示,映後座談是最即時、最直接地知道觀眾想法的途徑,且可以與觀眾交流,對電影製作人而言非常重要。多位電影工作者亦指出,過往由文化中心舉辦的「澳門影像新勢力」一直都會安排好放映時段,並預留時間進行映後座談,放映後,中心也會繼續推廣電影;但在國際影展,這部分卻消失了。而現時國際影展只放映他們的作品一次,又不設座談,花了很多心血完成的作品是被「放完就算」。有人亦提出,本地作品在國際影放映後,有關方面應再安排時間好好放映,讓本地作品有更多機會接觸觀眾。不過亦有意見認為,縱觀外地的影展,並非每場放映都有設座談,視乎的因素很多。

根據影展籌委會提供的資料,14套「新勢力」將分成3組於12月8日(周六)下午2時至6時半、12月13日(周四)晚上7時9時於旅遊塔放映。影展官網的放映時間表顯示,12月8日晚上7點以及13日晚上9時半於旅遊塔均有另一場電影放映,即與「新勢力」結束時間僅相距半小時。

去年的澳門國際影展,整體放映場次被批過密,而「新勢力」的放映被安排在平日中午、下午等上班時間放映,觀眾分身乏術。今年「新勢力」的放映時段則被安排於周六下午及周四晚上,但影後座談仍未能安排。另外,根據影展去年的資料,上屆放映的中西電影有48部,「澳門影像新勢力」有14部(另有兩部「澳門電影特別展映」);今屆影展則有超過50套中外電影,「新勢力」維持放映14個作品。

影展籌委會回覆《論盡》時表示,有關活動流程安排主要由其委約製作單位(文化中心)進行規劃,影展主辦方按有關要求進行放映時間規劃;文化局回覆時就表示,影展籌委會於今屆所安排放映時間盡可能在公餘時間讓更多觀眾入場觀看,局方將於「澳門影像新勢力」作品首映後,尋找更多面向觀眾的機會,如協助參與各地影展、安排校園放映或電視廣播等;同時如考慮安排映後座談會予觀映雙方作深度交流。

爭議3:獎項數目再「縮水」? 

另外, 有參展的電影導演表示,影展的「新勢力」有三個組別的作品,即紀錄片、劇情短片及動畫,但去年唯獨沒為紀錄片設獎項,而今年則變成三組作品競逐一獎,認為三種類型不論形式、製作時間、拍攝方法都不同,「怎樣可以評在一起?」「就像運動會,標槍有冠軍,長跑有冠軍,接力有冠軍,現在是整個運動會只有一個冠軍。」

影展籌委會回覆確認,大會將為影展期間展映的14個短片作品,評出一個最優秀的作品,而今年「新勢力」的獎項評委,由受邀前來澳門參與影展的五位專業電影業界人士組成;又表示,去年和今年的「新勢力」獎項都沒設獎金,但回覆未有解釋將獎項數目減少的原因。

對此,有意見認為,全世界很多重要的電影獎/電影節,首獎是不分電影類型,而「新勢力」一年作品不多,如果再分類,反而欠缺公信力。另外亦有人認為,一年得一次的本地電影人的機會,一個正式的作品徵集的本地影展,為何資源如此少,連獎金都沒有。

據指,在「新勢力」未與影展「合併」前,文化中心的《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2016》「澳門製造」競賽介紹指,競賽有設一名「評審大獎」、一名「最佳故事獎」和三名「評審推介獎」 (動畫組、短片組、長片組),同時競賽設有獎金。該屆參與競逐的作品有25部,包括15齣首映的「澳門影像新勢力」委約作品及10齣公開徵集入圍優異作品。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