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文化局對荔枝碗造船村,啟動不動產類文化遺產評定程序|申述文件

048 拒絕遺忘 新聞事件 紙本月刊 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9092

時間:2017年04月19日 12:12

陳述評定的理由

百多年來,荔枝碗村與造船業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的。兩者的發展融合更是一脈相承。同時,荔枝碗村與船人街、路環市區,共同構成昔日澳門漁村風貌的歷史縮影,亦是澳門離島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既是澳門造船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具有自身發展的過程。從上世紀初的灘地造船,發展至後來的鐵棚頂廠房格局,反映出造船業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工作空間。另外,造船行業的發展,並沒有破壞荔枝碗的村落面貌,而是兩者之間的和諧融合,令荔枝碗的文化脈絡更為獨特清晰。

造船廠與荔枝碗村落是重要的紐帶,密不可分。數代人生活於此,部分居民更是從事造船工作,或是與造船業相關的行業維生。另外,荔枝碗聚集了來自全澳的造船業者,荔枝碗的發展,可說是這些人群共同創建的。他們曾為澳門建設作出貢獻,留下深厚的記憶與情懷。近年,荔枝碗村和造船廠,吸引來自本地的學校團體,海外遊客來訪參觀,使這裡成為具有教育和文化內涵的地方。

基於上述的理由,我們認為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符合《文化遺產保護法》第十八條的評定標準,尤其具有第一項「在作為生活方式或歷史事實的特殊見證方面具重要性」及第五項「在文化、歷史、社會或科學的研究方面的重要性。」並按《文化遺產保護法》第十九條第二款,向文化局建議發起程序。

荔枝碗周邊航照圖。

荔枝碗周邊航照圖。©陳顯耀先生

 

評定建議

基於上述原因,建議將荔枝造船廠工業遺產評定為《文化遺產保護法》第五條第六項所指的「建築群」,即「是指因具重要文化價值、其建築風格統一、與周圍景觀相融合而劃定的建築物與空間組合。」

 

不動產所在位置

建議評定的不動產,為荔枝碗造船廠工業遺產建築群﹝下稱「建築群」﹞,建築群位於荔枝碗大馬路西北側X1號至X17號。

 

不動產之描述

組成建築群的建築,是由木材和金屬所組成的廠棚,由於建造船隻的需要,廠棚設計具有跨度大、縱深大、淨空大等內部空間特點。同時由於造船業的工作特點、荔枝碗的地理環境及澳門的氣候條件,廠棚並無圍牆或圍欄相隔,並排而立的廠棚形成一系列半開放的室內空間。

 

不動產用途及現況

這建築群現在的用途為造船木材提供、製作、維修和消解的場所;現今保存的整體景觀和格局狀況較好。十七棟主要廠棚的原用途和狀況各有異同,請參見下表。

  • 廣合船排廠,為維修船隻的場所。現存有較為完整的排路基礎設施。
  • 金海船排廠,仍保留有七十年代的發動機組和構件,這是澳門船舶修造業的重要見證。
  • 合興船廠,場廠保存完好的船排造船的排路(走水陣)。同時,這家船廠的單體空間為荔枝碗造船廠中面積最大的。
  • 信榮船廠,船廠整體格局保存完好,現仍能製造船隻,設備較為齊全。
  • 勝利船廠,自2006年始,工匠仍然製作小木船模型,並作展示之用。
  • 新合利船廠,木與金屬結合的廠房,整體佈局仍保留至今。
  • 周家船廠,其廠房橫向面積最大,其樣板房結構較為完整。早年仍有龍舟維修工作。這裏(華南船廠)是建造海上遊船「海安號」的地方。
  • 義合船廠,澳門造船行業最後一艘漁船生產地。船廠結構完整,格局一致。2012年,仍有船隻維修工作。
  • 關恩船廠,可分為兩個部份。前部(即近馬路)為辦公室,後部(即近水區域)的造船廠房分佈結構清晰,這也是荔枝碗造船廠格局較為典型的模式。
  • 新泰成船廠,除辦公室早年被火燒燬外,其內部廠棚的結構尚保存完整。
  • 福記榮華木廠,廠棚為全金屬結構,內部的木艇和切割木材機房保留完整。
  • 協利船廠,其小神樓的關帝故事,正是反映當時造船行業運作的情況。
  • 新鴻號船廠,以坤甸木柱和金屬的樣板房,其造船廠結構,可說是十分堅固的。
  • 文記船廠,廠房格局完整,能反映造船區域與開料區域的分工部份。同時,這是海上遊船「阿媽號」製造的地方。
  • 九記六合船廠,已與紅樹林生態融合,不少鳥類棲息於此。這是「澳門號」製造的場所,具有一定的標誌性。
  • 耀記船廠,這是一家複合廠房,既包括造船廠,亦有木材提供的廠房空間結構。
  • 三和拆船廠,保留了原有的門牌和放置機械的廠房部份。

 

建築群範圍劃定之原則

建築群範圍之劃定,以1995年至2005年的狀態,參考當時存在的造船廠廠棚、遺址及附屬部分劃設而成。此範圍之劃定,是根據《下塔吉爾憲章》「工業遺產是指工業文明的遺存,它們具有歷史的、科技的、社會的、建築的或科學的價值。這些遺存包括建築、機械、車間、工廠、選礦和冶煉的礦場和礦區、貨棧倉庫,能源生產、輸送和利用的場所,運輸及基礎設施,以及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設施等。」以此原則,劃定建築群之範圍,及後述緩衝區之範圍。

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山、村、廠、灣融合的景觀。

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山、村、廠、灣融合的景觀。

 

緩衝區範圍劃定之原則

基於建築群為澳門造船業之工業遺產,與所在之環境有密切關係,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建議為建築群設立緩衝區。建議之緩衝區分為兩個部分:

陸上部分,建築群為造船業之工業遺址,與所在之荔枝碗村有密不可分的之關係,自二十世紀後半葉,荔枝碗村的民居與造船廠共同構成該村的村落肌理,與特殊的鄉村風貌,是突顯建築群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故,路環田畔街、高度設防監獄、警察訓練學校一線以西,至荔枝碗馬路兩側為基礎,劃設陸上緩衝區。

水域部分,由於建築群本為造船廠,其作業必在濱海區域,所以保持建築群與海洋之關係,殊為必要。同時,基於2015年中央明確澳門的習慣水域管理範圍,因此建議將建築群的西北方向水域100公尺範圍內,作為水域緩衝區。再者,由於建築群北面濕地已有相當面積的紅樹林自然生成,因此其生態價值不能忽視。

 

價值陳述

荔枝碗馬路兩側的情景。

荔枝碗馬路兩側的情景。

生活方式及歷史事實的特殊見證

荔枝碗村與造船業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的。兩者的發展融合更是一脈相承。同時,荔枝碗村與船人街、路環市區,共同構成昔日澳門漁村風貌的歷史縮影,亦是澳門離島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往,路環島的社會型態較為特別,既有漁民聚居,也有稼牆的生活,是個漁農共存的地方,荔枝碗村亦有這樣的反映。據文獻記載,從1864至1890年間,葡人多次進兵侵入路環島的荔枝灣(碗)。又據2014年,澳門歷史檔案館舉辦的颱風歲月展覽,所展出1874年的甲戌風災的檔案中,有明確地指出當時荔枝碗村的受災情況。另外,《澳門經濟四百年》中,指出在光緒年間的路環舖戶,荔枝灣(碗)有舖戶行、石山東行、拖船行等。而1950年代《工商年鑑》所記,荔枝碗村內有製作腐竹的手工作坊。可見,荔枝碗村早已有人生活活動。及至上世紀80年代始,荔枝碗村逐漸成為本澳造船的重心區域,當時數以百計的造船工匠,到此上班工作,下班後回到澳門半島或氹仔。在一定程度上,造船業促進了路環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亦令路環社區的發展蓬勃一時。

澳門路環的荔枝碗村是古村落,至今保留着原始的村落色彩。造船廠建築群作為荔枝碗村與十字門水道之間的介體,是陸地之盡頭,海洋之始的空間所在。造船廠鮮明的工業遺址格局和肌理,與村落和水體的人文氣息特點,都是別的地方難以比擬的。另外,造船業曾是村中的重要經濟來源,部份村民亦曾參與造船工作。至今造船業雖然式微,但仍能保存較完整的行業生態。這裏集村落文化、傳統行業文化和工業文化遺產於一身,又具有濃厚的自然、歷史與文化藝術氛圍,十分適宜文化保育與生態旅遊的。環觀當下,澳門具有這樣特色的空間,不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具有一席之地,相信在世界上也能佔一定的位置。

故此,荔枝碗為一條百年古村落,並與造船業一同發展,直至式微,而造船業最後的結束地亦為荔枝碗,見證澳門造船業的發展與衰亡的過程。

 

具技術上的固有價值

荔枝碗具有化和歷史研究方面的價值。

荔枝碗具有化和歷史研究方面的價值。

1.造船方面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滙之地,特別是近代的造船工藝與技術,既傳承了中國的廣船和福船的製作風格,亦吸收與改良西方的造船工藝。荔枝碗船廠在最近三十年,生產過不少的漁船和具有代表性的船隻,如六合船廠所造的「澳門號」、文記船廠所造的「阿媽號」和華南船廠所造的「海安號」等。

2.建築方面
從建築群的結構來看,每個場所都是造船工匠所建成的,並在建構的過程中,工匠遵從於魯班建築的「規矩準繩」的法則,是一種民間建築科學智慧的反映。同時,每間廠房的木材、柱礎、橫樑和鋼鐵的混合使用,都是根據地形狀況,並不規則和統一的。另外,各個廠房在功能上亦有不同。17間廠棚建築連結起來,反映出的獨特文化景觀、極具特色的建築空間和造船業的營運生態鏈。其中,船廠、排廠和木廠,都會因應實用功能設計,而各有不同。例如,信俗儀式舉行的位置、樣板台、開料場所和船體製作位置,都是沒有統一的,卻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因此,每間廠房均是根據使用的關聯脈絡而設計的。基於上述原因,建築群不可能是分開討論的,亦非以其中一間所代表的。況且,造船廠建築群更能符合工業遺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具有景觀上的價值

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是人的活動、生存與自然地理環境配合所形成的獨特風貌。建築群作為荔枝碗村的一部分,由於其廠棚建築的特色,四面不設圍牆,海灣與村落可以透過廠棚形成視覺聯繫,此一工業遺產所形成的景觀和空間特點,於本澳、鄰近地區以至世界皆為鮮見。因此,由於廠棚輕巧通透的設計,景觀上使山、村、廠、灣四者融合,具有顯著並且不可替代的景觀價值。

荔枝碗對開水域的濕地不乏鷺鳥棲息。

荔枝碗對開水域的濕地不乏鷺鳥棲息。

 

具有文化和歷史研究方面的價值

澳門造船行業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為本澳悠久的傳統工業。荔枝碗造船建築群為澳門造船業的最後集中地,亦是華南地區現存最具規模的木製造船基地,是了解中國造船歷史發展的重要場所。

澳門造船業是古老的傳統工業,造船廠曾分佈於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造船業亦是傳統的四大手工業之一。過往,澳門造船有三種方式:包括灘地造船、船排造船和船澳造船。而澳門半島的船澳造船方式,已於城市發展中消失。而荔枝碗造船方式的形成,因過去以經營船排維修為主,故後來便在船排排路的基礎上,以船排造船方式來建造船隻。造船廠現存的排路設施,是工業遺址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木材結構更是澳門傳統造船業的特點,更能反映中國木製漁船的發展和傳承脈絡。

澳門的造船工藝,主要是傳承於中國傳統廣系木船製作,並在發展過程中,結合西方的元素,成為具有自身特色和工藝精良的木質漁船製作的基地。這個行業已經一百多年了,從風帆漁船到機動漁船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製造木船的。澳門在中國的造船史中,具有一定的位置,特別是在最近的半個世紀。而在建造船隻的傳統工藝上,包括有水密隔艙、煀木、多孔舵、敖、關等,都是對船體在海上航行時的能力考量,這均是傳承於中國的傳統造船工藝。

上世紀60年代起,澳門開始製作木質機動漁船,吸收了西方的造船技術,工序的機械化、風力漁船到機動漁船的轉變,促使行業的經營模式和技術的改變,澳門造船業進入一個變革期,到80年代以後,澳門便成為一個工藝成熟的木質漁船製作中心。其中,澳門的造船廠製造出「澳門號」、「阿媽號」、「海安號」和香港的鴨靈號,周鄰的沿岸地區至今仍使用的木質漁船(漁拖、縿繒、蝦艇),有相當的部份都是澳門出品。

傳統造船是一門易學難精的技藝,需要掌握每部製作工序,並不簡單。傳統造船的技藝是手口相傳,既不施圖則,也不留文字記錄,一切憑着工匠的悟性、經驗與反覆的鍛鍊。對每道繁複細緻的工序,一絲不苟地製作每艘木構漁船。規矩準繩,代表着這個悠久的行業,要求的精確準繩,每一道的步驟與工序,是不可跨越的,只能通過規則,按部就班的完成。

 

具有生態價值

進入二十一世紀,荔枝碗的造船活動開始減少,以及河道疏濬的減少。隨之而來,荔枝碗北部水域的灘塗逐漸形成生態濕地,吸引各類的鳥類和候鳥棲息。如白鷺、黑臉琵鷺、畫眉、紅耳鵯、鵲鴝和樹麻雀等。而灘塗上有招潮蟹、蟛蜞、彈塗魚等。2002年國內權威期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2年第4期〝澳門濕地:填海造地下的孑遺〞 一文中指出,荔枝碗是當時澳門僅存的三片濕地之一。另外,2013年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美麗中國‧濕地行」活動,澳門成功入選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可見,荔枝碗的紅樹林為自然形成,對於保育各類的類地動植物,有重要意義。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李玉田著,《李玉田攝影集─濠江寫真六十載》,澳門綜藝攝影會,1970;
 《小城舊貌─高空看澳門》(1989-1994),澳門攝影學會出版,2010年;
 Filipe Jorge,《Macau from the sky》,ARGUMENTUN,1999
 黃啟臣、鄭煒明著,《澳門經濟四百年》,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年,159頁;
 鄭煒明《澳門附近島嶼氹仔、路環歷史初探》,澳門東亞大學研究院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1987年,193-194頁;
 「颱風歲月─澳門檔案資料展,澳門歷史檔案館」,2014年;
 〈澳門濕地:填海造地下的孑遺〉,《中國國家地埋》,2002年,第4期;
 「美麗中國‧濕地行」,中國中央電視台,2013,http://zmsd.cntv.cn/zhanshi/aomenshidi/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