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冀都更政策儘快出台 胡玉沛︰應否放寬建築條例須審慎

20160803101159_IMG_0378_副本

今早有多名市民致電「澳門講場」反映,現時北區居住環境惡劣,希望政府不要再原地踏步,儘快推出都市更新政策。市民陳先生說,政府很多公共工程都完工無期,擔心再等十年都是得個「吹」字。亦有意見希望放寬建築限制,放高30層,增加經濟誘因刺激發展商參與項目。城規會委員胡玉沛回應指,澳門目前未有總體城規,不能夠為了增加經濟誘因就犧牲居民生活素質,應否放寬建築條例須審慎處理。

祐漢7舊樓應先行先試

不少意見指出,祐漢7棟舊樓群已有40年的樓齡,生鏽漏水、外墻剝落等情況隨處可見,存有安全隱憂。而且作為本澳的「北大門」,旅客來澳第一印象就是殘破不堪的樓宇,這會影響澳門的旅遊形象,認為這7棟舊樓群應作為都市更新的首個試點。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沈景云建議,政府可先按排居民入住暫住房,再解決統合業權的問題。胡玉沛建議,本澳可以參考新加坡,按樓齡劃分重建樓宇需要獲得的業權比例,另外,亦要完善補償機制以保障私人業權人。

地產商促放寬建築限制

身兼澳門地產發展商會會長的都更會委員陸惠德表示,珠海也有類似本澳的重建計劃,拆建舊樓後,政府可給予1:1.2 的補償比例;他相信日後大多數業主會選擇原區安置,當中涉及配套設施的問題,而且由於街影條例等建築規範和限制,或令發展商覺得「無肉食」而缺乏參與意欲。他認為,政府應對重整的區域適當放寬容積比例,放寬樓宇限高,否則難有誘因刺激發展商參與,或讓都市更新變成「紙上談兵」。

應否放寬建築條例須審慎處理

胡玉沛表示,澳門現時差不多已成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不能夠貿然放高樓宇,「我哋唔係罐頭」,都市更新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質素,需要保障空氣流動,微氣候等等。目前澳門仍未有總體城規,應否放寬建築條例須審慎處理。

他認為都市更新需要從整個片區的經濟、文化、民生作考慮,如果經濟利誘不高時,可以參考日本公私合營的都市復甦代理公司,政府向發展商借出免息承建資金。多倫多麗晶園重建計劃亦是公私兩營合作的成功例子,既提供了原居民的公共房屋,同時亦引入私人項目。胡玉沛認為,公私兩營合作較為適合澳門,亦可以加快舊區重整的步伐。

都市更新為誰得益?

市民趙女士指出,新橋區福寧大廈就是大廈重建的一個例子,但當年政府提供很多優惠,大廈重建後,很多業主轉手就賺了一大筆錢。「其實都市更新呢啲咁既概念,真係要好小心處理,最後係啲咩人得益呢?」陸惠德回應指出,資本主義社會自由買賣房屋是合理的事情。他又說,如果有大廈業主與租客有未完成的租約,因政府安排拆遷而受到影響,這些租客不論是外僱或新移民,都應安排入住暫住房。他稱,市民不要用排外的觀念對待外僱或新移民,只要他們對澳門有貢獻,都是澳門的一分子,社會要用包容態度對待。

邀請李嘉誠主導城規都更?

另外,市民陳小姐建議,特區政府應該邀請香港商人李嘉誠成為都更會或城規會的顧問,認為他在香港有很多發展項目都很成功,又有經驗。「有李嘉誠先生呢個招牌,品牌,你話要8成有8成,要百分百有百分百,因為全世界都識得李嘉誠先生,一聽到佢個名,個個都Say yes啦,係咪啊?」主持人補充說︰「商人主導會唔會真係咁多相信呢?咁就真係值得研究啊。」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