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新.出路 ──專訪新晉多媒體設計師Ben和Sean

016 知識份子的吶喊 紙本月刊

文:潔姛(實習記者)/採訪:黑黑、思崎井、潔姛/編:黑黑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229

時間:2014年08月11日 16:16

多媒體設計對於很多澳門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文創產業,Ben和Sean正是打算投入這個行業的年輕設計師,他們皆是理工學院設計系的應屆畢業生。Ben在中學階段已有接觸多媒體,主要以動畫創作為主,在就讀理工期間也一直從事相關工作,如第二十四屆澳門藝術節的節目「光影遺跡」,他與Sean亦有份參與其中。Sean則是就讀理工設計系後才開始接觸這個行業,令他產生興趣的是他與友人合作完成一個街頭塗鴉作品的經歷,經個這次合作後,他對多媒體設計充滿熱誠,並開始了這方面的創作。他大二時曾在設計公司當實習生,接觸過平面設計的範疇,為日後的多媒體設計帶來了很多靈感。

對於日後的方向,他們已經很明確地選擇了多媒體設計這個範疇,Sean更表示會着重於光影項目上,因為近年澳門也有很多這類型的節目,如剛才提及在鄭家大屋展演的「光影遺跡」和已舉辦四年的「光影大三巴」系列。光影項目在港澳地區有陸續流行起來的趨勢,但他們認為澳門在這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因為外國就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他們兩人曾參與藝術節所舉辦有關光影創作的工作坊,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技術,他們的畢業作品亦加入了這些元素。

今年畢業的多媒體設計師Ben(左)和Sean

今年畢業的多媒體設計師Ben(左)和Sean

澳門接受程度較低

雖然方向已確定,然而Ben和Sean所選擇的路卻有點不同。Ben決定先在一間設計公司打工以汲取經驗,但也會在外面接相關的工作。Sean則選擇開創自己的設計公司,但由於剛畢業未有足夠的客源,因此亦會找份兼職以確保日常生活需要,然後再利用空餘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創作。Sean做這個決定是因為現時「澳門的公司需要顧及客戶的要求」,而「澳門的市場剛剛起步,變相客戶的要求多一點規限」,為了在創作上獲得更大的自由,他選擇以這種方式生存。

對於市場的看法,曾在洛杉磯修讀動態圖像課程及實習的Sean,覺得外國「冇乜局限,接受程度很大」,相對之下澳門「需要很多層的審批」,對比現時澳門與外國的情況,他認為「澳門是跟著香港走,而香港就跟著外國走」。Ben補充說「我地讀開設計都知道需要顧及美感……但有時因為要顧及客人嘅需求,所以質素會低咗。」Sean覺得在客源方面,除了賭場和政府部門外,其實其他文創團體也是客源之一,例如一些雜誌和時裝業等,他們都較願意嘗試新事物,很多團體亦開始將多媒體的元素加入作品內。

Ben則希望以後會有多點「伯樂」,多點「外國思想重啲」和「肯接受爆啲」的人出現,Sean亦希望「如果政府有心嘅話,應該要嘗試用多啲新野。」和「比多啲機會後生仔」。他們認為現時政府給予的機會仍未夠,Ben舉例說若政府能夠投放資金給澳門人拍一部大製作電影,年青人既可以從中學習,又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是值得發展的一項產業。

Sean(左)和Ben於理工的多媒體畢業作品

Sean(左)和Ben於理工的多媒體畢業作品

需要具視野的主事者

在推動文創方面,Sean認為現時政府有不少支持文創的計劃,他們亦有留意過,他表示「有時審核標準可能有啲問題,對於剛入行的我地嚟講係比較難,由於無經驗嘅關係,可能連proposal都唔知點寫……變相攞呢個資助係好難」以及「因為澳門少用新血,比如負責文創基金的人,佢地要經過審批,如果審批嗰個人係冇國際視野嘅話,咁點樣可以推班新血出來呢?」Ben接著說:「若然審批嗰個人係思想較保守嘅人,咩都穩打穩陣……咁我地嘅新idea就全部起唔到作用。」同時Sean認為有時政府門檻太高,年青一代很難符合標準。

Sean認為在澳門搞文創除了做好作品外,人脈也是很重要的。現時澳門也有一些相關的工作坊或比賽,但是否吸引又是另一回事,若然要按著一般比賽的標準做,其實未必能鼓勵到更多人的參與,他們堅持創作不能跟著大眾的趨勢走,要創新才能吸引人。

當被問到如在這行無法維持生計時會有何打算時,Ben表示,三十歲前都會做自己想做的事,過了三十歲還是一事無成才選擇放棄。而Sean則會把設計這工作當成夢想,這條路走不通才會再另覓出路,先為自己作最壞的心理準備。他們認為不能凡事都依賴政府,業界也有責任逐步把多媒體的元素滲入大眾的視野中,開拓更大的市場,讓更多人認識和接受。


 

這一期訪問了5位年青的動畫與多媒體設計師們,與之前訪談過的創作人相比,更能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獨自探索,因為,這兩個範疇在澳門都比較新,既沒有多少前輩,也沒有太多同行者,他們在缺乏平台的城市中,只能在摸索中孤身走我路。有人已感到困境,有人以從容方式平衡無法對等的創作與人生,不過新媒體也可能帶來新機遇,要如能遇上具視野的長遠目光,對新媒體有足夠了解,才能抓住重要的東西,讓不同的創意都能有所發揮。

文創專題來到最後一期,在與多位創作人的談話中,最為吸引的,是他們關於生存的開拓故事,無論獨立音樂人、時裝設計師、電影創作人、平面設計師,還是今期的動畫師和多媒體設計者們所提及過的,既是創作人們此刻所面對的現實,同時也反映着今天發展文創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對症下藥?如何才能不離地?離題?把龐大的資源用到實處?使創意人才得到發展?城市的發展不儘是仰賴資源,而是許多人的努力與堅持。如果一個城市任由創意凋零,為什麼還要做文創?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