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難忘的《詠嘆.言靈》──葡萄牙法多與澳門南音說唱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馬瑩瑩(投稿)

網址:https://aamacau.com/?p=5360

時間:2013年11月7日 15:15

今年的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豐富,其中令人難忘的一場便是這場《詠嘆.言靈》 葡萄牙法多與澳門南音說唱。《詠嘆.言靈》演出了三場,在南音的部份邀請了三組不同的社團,分別是澳門周剛藝苑、區均祥粵劇曲藝社和澳門瓦舎曲藝會。法多則是由兩位歌手與三位吉他手(葡萄牙吉他、古典吉他和低音木吉他)所演出。這樣的組合加上鄭家大屋的燈光背景也感到非常有意思。

本人只看了1026日的那場,上半場是南音,下半場是葡萄牙法多。《七月落薇花》、《雁歸辭》、《貍貓換太子》之《包公落帽風》,由澳門瓦舎曲藝會演出,吳詠梅、杜瑞華和唐健垣主唱。雖然本來唱第一曲《七月落薇花》的吳詠梅女士已經八十多歲,因為身體不適不能演唱,但還堅持來到現場,音響播放著她曾演唱的此曲的錄音。雖然不能聽到她本人演唱,但是八十歲的老人為南音所奉獻的藝術生涯十分可敬!《七月落薇花》看題目就覺得很有意境,七月薇花。所以,第一首演出的是杜瑞華主唱的《雁歸辭》。這首曲的心裡描寫很細緻,耐人尋味,但現代人也總是缺乏這種耐心去細細品嘗這種情思,這種懷念。雖然本人也很少接觸到南音但覺得她的演唱技巧或者有些緊,也可能歌者過了聲音較好的年齡所以聽上去並不是太好。但歌者還是端莊地坐著,加上古式傢具襯托,旁邊擺著一盆蘭花,顯得很優雅。然而最帶來驚喜的便是唐健垣先生主唱的《貍貓換太子》之《包公落帽風》,真是太有意思了!或許看到題目會覺得這是個耳熟能詳的老故事,會有甚麼意思?可是,在唐先生生動活潑的演唱中覺得十分動情。一個人又彈箏又唱幾個角色,包公是他,皇后是他,宮女是他,太監是他,太子是他,奸臣也是他!他唱之前先做了一些故事講解,演唱的時候也用很多自由的處理方法加上很多可愛的襯詞演唱。他用了一些昔日瞽師的唱腔,在他的談笑間覺得南音原來這麼有趣!見到這麼棒的南音藝術實在開心,希望日後多一些精彩的南音演出,也希望可以普及到教育和生活使更多年輕人喜愛和學習,願這些民間音樂可以源遠流長!

之後下半場是葡萄牙法朵。法多的歷史並不算太長,源於十九世紀中葉。現在葡萄牙很多的小餐館、小酒吧依然能聽到很多寂寥的法多歌聲,它唱出了社會底層人們的期望和理想。

法多歌手有著獨特高昂又深沈的特點,從歌聲中也讓人感受到那里斯本老城區的迷人氣息。這次演唱法多的喬安娜.韋加是位年輕的女歌者,但是在舞台上卻感到很成熟。她總是用側面對著觀眾,她在舞台上也自由走動著,讓大家感到法多輕鬆的活力。另外一位何塞.曼努埃爾.德卡斯特羅則是位經驗豐富的法多男歌手,他十八歲就錄製了第一張專輯,現也錄製了超過二十張法多專輯。他聲音豐富又獨特,很有表現力,特別是在一些歌曲高潮的點,總是爆發得很有激情。雖然我並不懂葡語,但很多葡語系觀眾也會跟著音樂一起唱和,覺得也很有意思。法多的吉他伴奏也很有特點,和歐洲其它地區的音樂有很明顯的不同,它們有獨特的節奏型與和聲,也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學習。

真是令人難忘的《詠嘆.言靈》──葡萄牙法多與澳門南音說唱音樂會!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類型的演出。特別是地水南音,是澳門音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份,應該被更多的推廣,讓更多人認識本土音樂的魅力。

donation-ad
法多與南音Crossover 中(摘自澳門國際音樂節專頁)

法多與南音Crossover 中(摘自澳門國際音樂節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