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雖然我們沒能力舉辦《萬千XX賀台慶》,但堅信在捍衛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路上,定能有大家相伴,不會孤單! 我們會繼續以自己方式,繼續支持澳門多元發展,關心國家,熱愛我們的城市;就讓我們一起合力,繼⋯
近日,一則「澳門富豪靠辦網媒籠絡聯合國要員」的新聞,在外地以至國際媒體上傳播,但在本地幾乎沒有任何主流媒體提及此事。這個個案其實生動地折射了媒體在澳門的狀況:一些媒體被某些人謀取政經利益的工具⋯
眼前的談錦全師傅舉止溫文,正徐徐介紹著手上那造工異常精細的船隻模型,如果不細看他的一雙手,真想不到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造船工匠。現在他一有時間,便躲在荔枝碗的廢棄船廠內,以大半生的造船好手藝,來⋯
人類社會經歷了萬年的演化,成為現在這樣繁華豐富的模樣,而苦惱也一直伴隨著我們。如今,全球都在為擁堵的交通和廢氣的排放而苦惱。開車人士每日堵在路上,為找一個停車位而腎上腺素飆高;而行人們也為不得不⋯
光叔:澳氹路ABC全部貫通單車道,每島兩個驛站,設電動打氣,免費補水,免費維修單車,爆胎送內胎,免費自助洗單車,免費按摩(執咗天皇同豪華,可增加就業)。ABC新區設農座有飲有食(又系增加就業)⋯
貧窮小孩的渴望 楊士毅(阿貴)的剪紙分享相當溫暖,他並不是在展現個人的什麼,而是藉由剪紙藝術,和人建立關係。當人們問阿貴,為什麼剪紙,他説:「因為想用好手藝,找回好生活。」阿貴給我們看了一幀攝影⋯
剛過去的第二屆「台灣週」,以「為島嶼說故事」為主題,邀請了5位文化創新的實踐者,來談談他們獨特的開拓經驗。徐芳筠就是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尤其是她所分享的經驗,對澳門應有一些衝擊。 光,是城市⋯
第一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首映作品為香港導演張經緯的新作《少年滋味》,該片播出後引起現場觀眾不少共鳴與回響,導演親來出席開幕,並於放映後與觀眾對談,交流氣氛熱烈。 張經緯似乎特別關注少年的⋯
本身是新澳門學社元老、直選議員區錦新2月終於遞上退會信,正式與學社「割蓆」。有資深學社成員認為,區錦新要另起爐灶並無不妥,但現是只是留書一封就離家出走,做法兒戲亦有違政治倫理。「作為一個資深議員⋯
「那天傍晚,聽到新聞說投票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幾,心涼了一半,我就知學社要輸了。之後不斷發短訊請可能投給學社的親戚朋友儘快去投票,希望能保住陳偉智,但結果還是差太遠。那一夜真的很漫長,我和朋友都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