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戲游花間

書評、詩評、藝評、影評,評評評。

為甚麼要用和怎樣用: 從《長衫詞》看動作意涵的實踐 2017年12月15日|文:Lawrence|https://aamacau.com/?p=44005

  本地藝團「足跡」在2017年「第八屆小劇場演書節」中製作兩個改編自女性作家文學作品的演出,其中一個邀得「區均祥粵劇曲藝社」合作,改編土生葡人作家江道蓮短篇作品《長衫》演出了《長衫詞⋯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觀兒童劇《青鳥》有感:兒童劇能否「長大」一點? 2017年12月15日|文:Lawrence|https://aamacau.com/?p=44002

自問對兒童劇有種敬謝不敏的態度,在於它制式化的題材及固定存在、恍似必然的教育意義。回想沒有兒童劇可看的童年,我由港劇及歐美港台流行音樂「湊大」,世界就在那深宮爭鬥的流行情愛之中。擁有的不會有現在⋯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飄流船廠》(劇照由譚駿業攝影,夢劇社提供)
《飄流船廠》觀後之胡思亂想 2017年10月10日|文:喬亞|https://aamacau.com/?p=42549

造船業,曾是澳門三大支柱工業之一,七八十年代最為興旺,不少家庭都或多或少保有一些與船廠有關的回憶。 如我。 聽我爸說,爺爺和六叔公當年都是造船業界的「大人物」,爺爺在筷子基的船廠試過同時裝八條船⋯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演給今天的一齣戲--《漂流船廠》 2017年9月16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2106

冷靜的一天,適宜看戲,尤其是看一部能讓大家反思現況的戲。 昨天在荔枝碗現場,看到颱風過後到今天仍未清理的廢墟,看到掀起的棚頂,倒下的大樹和浮在水邊的垃圾。那些臨時加固工程完全不管用,船廠整個倒了⋯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舞・當》2017將播放線上舞蹈計劃《52幅肖像》
被過度拓展的觀看──《52幅肖像》與它的時代對話 2017年9月13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2041

在被手機操控的日常生活中,一天有多少時間,我們的眼睛會離過那個小小的屏幕,去看看真實周遭的人事物?在線上空間觀看過無數精彩演出的人們,又可有興趣再進入實體空間中,觀看一場真人的實時演出?這就是今⋯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澳門不是一個人——淺談《彼時此岸》中的身份危機 2017年9月7日|文:馬慧妍|https://aamacau.com/?p=41784

攝影機、微信、Facebook、赴台就學。 葡國菜作為遊客美食、茶餐廳作為本土美食。 葡萄牙國旗色的雞啄米、操北京口音的遊客、填不出籍貫的澳門人;煩悶的上班族和只想準時放工的清潔女工;位於全球生⋯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黑暗中是信任,還是猜疑?──評2017 Bok Festival《身在黑暗》 2017年8月18日|文:梁倩瑜|https://aamacau.com/?p=41353

當一切無法目視,你的信任該往何處? 晚上九時二十分,我按短訊的指示來到有點幽靜的公園長椅旁,因為準時到達卻沒有工作人員,我有點慌張地打了他們聯絡電話,電話的她請我耐心等候。於是街道上每一個來往的⋯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塑料王國》
我們都生活在化學的海洋裡 2017年7月27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882

鏡頭一:孩子們鑽到塑膠中間,想做一個溫暖的窩。 鏡頭二:小女孩撥開塑膠碎片,用手捧了把水來洗臉。 鏡頭三:男孩把塑膠丟入火中,燃起黑煙,但也幫忙煮好了飯。 鏡頭四:一群羊來到了剛剛運來的垃圾堆裡⋯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戲游花間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動畫人生》
每個人都渴望交流 2017年7月1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625

在繪本書屋裡幫忙,讓我認識了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這些詞彙,也學會同理這些與普羅大眾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人的處境,甚至從這些不一樣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人格特質,那些曾經令我受挫⋯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梅田宏明雙舞作》2017(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從《梅田宏明雙舞作》看澳門舞者的培養 2017年7月5日|文:雅詩|https://aamacau.com/?p=40521

2014年梅田宏明首度亮相澳門舞臺,在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呈獻了兩個不同的作品《適度異變》及《觸.覺》。今年梅田宏明再次獲邀於澳門藝術節演出,帶來他於2011年創作,近年經常在外地巡演的作品《形⋯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革命偶像暴走騷》(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澳門藝術節──週記(下) 2017年7月5日|文:張吉米(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40518

《革命偶像暴走騷》 經過本土遺產的《風來運轉》、穿透生死的《聽你的.走我的》以及虛實交錯的《虛域》,《革命偶像暴走騷》這個不斷消費自己到想死想吐的節目放在最後觀賞,似乎也恰巧為這整篇文章串了結語⋯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風來運轉》(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澳門藝術節──週記(上) 2017年6月27日|文:張吉米(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40356

這次因參加「澳門藝術節」其中一週的講座,而觀看該週的幾個節目,過往我到澳門都是參與藝穗節,對我來說,這不同還真的有些大,無論是場地、製作規模以及觀眾群,都需要調整一下「這次來澳門不是看藝穗」。⋯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