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因為自己有份參與執導的《堂口故事》系列電影在北海道放映,加上還沒有去過風景漂亮的北海道,再加上澳門那超級悶熱的天氣,於是決定在這酷熱的六月跟著《堂口故事》的其他導演到北海道避暑去。 《堂口故事⋯
蔣禎耘(HOPE)的劇場風格,向來都關注幽微的事物,以小見大。《森之家》的主題是自然。HOPE說,生活在澳門的時候,做品通常會和環境有關,「好像我的《玩風景》、《葉子片片》都是講環境和人的關係⋯
Hugo Loi,呂瀚章,年紀輕輕,已經是澳門古典音樂界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榮獲多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的獨奏、重奏等多個組別的第一名,也曾與澳門樂團及香港節日管樂團等合作,於澳門文化中心、香港大⋯
受訪者:津文(《其實我們IV》導演) 《其實我們》系列已經到了第四次的展演,表演者都是在戒毒中心接受戒毒的學員,入場之前,已經知道他們是真實的濫藥人士,並不是專業演員的演出。隨著戒毒中心的成員輪⋯
澳門是無論如何不會變台灣的。 好,我知道,對專業如你們的人而言,在大海彼端的台灣是個民粹泛濫的畸型社會,每年都有醫生因醫療糾紛被判刑,還有年輕醫師獲罪自殺的案例。可是,請相信我,無論這次法官怎樣⋯
你,不是我的家鄉,但我愛你,澳門。來到澳門的時候,我六歲,我的新家雖然不大,可樓下的水果攤檔、麵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賣水果的人、麵館的老闆,都記得來過的客人,對他們就像老朋友似的,不計較⋯
《桃花扇》是清初傳奇劇作家孔尚任大作,清初傳奇劇本賡續前朝,名篇傳世盛演不墜,其中「南洪北孔」:洪昇《長生殿》與孔尚任《桃花扇》一向並提,蔚為雙雄,也曾紅遍氍毹。兩戲皆開展史詩宏闊格局,惟搬演至⋯
編按:收到這位劉同學的稿件,編輯室著實高興了一陣子。在此不禁要大聲講出來:論盡媒體十分歡迎學生來稿,以文字寫下你個人的獨特心思。投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 每一個學⋯
儘管環保人士大力呼籲過綠色生活,政府相關部門也在城市公共空間貼上宣傳減廢的海報,可城市的垃圾卻總是不減反增,人均垃圾量又創新高了,要去大陸用垃圾再打造一個澳門了。諸如此類,令人洩氣。 近日友人推⋯
他們或許會相信科學家所說的地球出了問題,他們也許知道現今是怎樣的一種奴隸制,但不知怎樣的他們就是沒法採取行動,相反他們能藉此更加深地去脫離社會底層的位置,也正如他們口頭上懂得說著追求公平社會及各⋯
對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無知,成為我的視界的局限。對自身所在的社會的有感無力,亦是我對的想法的局限。我只能在這兩局限之間,去看Peter Brook的《情人的西裝》(The Suit )。 妻子⋯